中药材 回回豆

汉语拼音:Huí Huí Dòu 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无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回回豆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回回豆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回回豆的功效_回回豆的用量和禁忌_回回豆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鹰嘴豆的种子。

化学成分:种子含蛋白质约20%(18.4~29.8%),脂肪油4.6~6.10%,淀粉44.89~52.80%,矿物质2.36~4.67%,粗纤维2.4~10.06%。蛋白质是完全蛋白,脂类中尚含胆碱磷脂,其胆碱含量为116~238毫克%,磷脂含量为102~136毫克%。碳水化合物中除淀粉和粗纤维外,尚含阿糖配葡聚糖0.8~1.2%,其中L-阿拉伯糖与D-葡萄糖之比为3:7,水溶性糖6.7%,中有葡萄糖、蔗糖和鹰嘴豆糖。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比较耐热,须久煮才能破坏。新收获的种子含维生素C1031毫克/100克,几为新收小麦的1倍,但豆粒放陈后维生紊C的含量只有2.5~6.0毫克/100克。此外,种子尚含磷308毫克%,钙231毫克%,铁6.9毫克%,植酸磷354毫克%,及维生素E、硫胺素、泛酸等。

汉语拼音:Huí Huí Dòu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具白色腺毛,高25~50厘米。托叶有几个长牙齿;羽状复叶,小叶9~15枚,对生或互生,阔卵形或矩形,有时倒卵形,长10~15毫米,先端钝,边缘有密锯齿,叶脉显着。花单生,有长花梗;花冠白色,或有彩色,长8~10毫米;萼长6~8毫米,萼齿线形,为管长2~3倍;花冠蝶形,突出于萼外,旗瓣阔,有爪,翼瓣分离;雄蕊10,成9与1两束;子房无柄,花柱内弯,无毛。荚果矩形,膨胀,长18~25毫米,阔约12毫米,有很细的短柔毛.种子1~2粒,有皱纹,在其一端有细尖,形似羚羊头,白色、红色或黑色。

资源分布: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有栽培。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无毒。"

功效与作用:①《本草拾遗》:"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

出处:《饮膳正要》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胡豆子、回回豆子、那合豆、香豆子、鸡豆、鸡头豆

英文名:Seed of Gram Chickpea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cer arietinum L.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鹰嘴豆的种子。

采收和储藏:8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杂质,留取种子。

化学成分:种子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矿物质和粗纤维等。所含类中尚含磷脂酰胆碱。碳水化合物中除淀粉和粗纤维外,尚含阿糖葡聚糖(arabinoglucan),其中L-阿拉伯糖与D-葡萄糖之比为3:7。所含水溶性糖中有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和鹰嘴豆糖(cicerose)。此外,种子尚含磷、钙、铁、维生素E、硫胺素(thiamine)、泛酸(pantothenic acid)等。

汉语拼音:Huí Huí Dòu

原形态:鹰嘴豆 一年生草本,高25-50cm。分枝多,有白色腺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柄;托叶大而明显,有3-5个锯齿;小叶9-15,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8-15mm,宽4-8mm,先端尖,基部圆形,边缘有密锯齿,两面有白色腺毛;叶轴有白色腺毛。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2cm,有腺毛;萼浅钟状,萼片5,线形或披针形,长达7mm,急尖,有白色腺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8-10mm;雄蕊10,二体;花柱内弯。荚果卵球形,膨胀,淡黄色,长约2.5cm,密被白色短柔毛。种子1-2颗,白色、红色或黑色,球形,基部具短尖,直径约1cm。花、果期6-8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状鉴别:种子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细尖。气微,具豆腥味。

性味:甘;平;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作食品,适量。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主消渴,肝炎,脚气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
2.《五杂俎》:能解面毒。

归经:肺;胃经

出处:出自《饮膳正要》1.《本草拾遗》:胡豆子,苗似豆,生野田间,米中往往有之。
2.《契丹国志》:回鹘豆,高二尺许,直干有叶,无旁枝,角长二寸,每角止二豆,一根才六、七角,色黄,味如粟。
3.《饮膳正要》:回回豆子,出在回回地面,苗似豆,今田野中处处有之。
4.《救荒本草》:回回豆,生田野中,茎青,叶似蒺藜叶,又似初生嫩皂荚而有细锯齿,开五瓣淡紫色花,如蒺藜花样,结角如杏仁样而肥,有

性状:种子类球形,直径约1cm,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一端有细尖。气微,具豆腥味。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胡豆(《本草拾遗》),回鹘豆(《契丹国志》),那合豆(《救荒本草》)。鹰嘴豆、鸡豆(《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鹰嘴豆的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具白色腺毛,高25~50厘米。托叶有几个长牙齿;羽状复叶,小叶9~15枚,对生或互生,阔卵形或矩形,有时倒卵形,长10~15毫米,先端钝,边缘有密锯齿,叶脉显著。花单生,有长花梗;花冠白色,或有彩色,长8~10毫米;萼长6~8毫米,萼齿线形,为管长2~3倍;花冠蝶形,突出于萼外,旗瓣阔,有爪,翼瓣分离;雄蕊10,成9与1两束;子房无柄,花柱内弯,无毛。荚果矩形,膨胀,长18~25毫米,阔约12毫米,有很细的短柔毛.种子1~2粒,有皱纹,在其一端有细尖,形似羚羊头,白色、红色或黑色。

资源分布:甘肃、青海、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有栽培。

性味:《本草拾遗》:味甘,无毒。

功效与作用:①《本草拾遗》:主消渴。勿与盐煮食之。
②《五杂俎》:能解面毒。

出处:《饮膳正要》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回回豆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