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花点草的功效_毛花点草的用量和禁忌_毛花点草的性味归经

中药材 毛花点

汉语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 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辛。"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毛花点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毛花点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汉语拼音:Máo Huā Diǎn Cǎo

原形态:多年生、丛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柔弱,上部多分枝,有倒生的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广卵形或扇形,长6~18毫米,宽8~20毫米,先端钝圆,基部阔楔形或截形,边缘有粗钝齿,两面均有散生的白色长毛,上面有白色点状突起。花白色,单性,雄花序生于枝梢叶腋;雌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均有短梗。瘦果扁椭圆形,有点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7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阴湿草丛中。分布贵州、广西、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浸菜油外敷。

功效与作用:治疗烧伤:用当年采集的全草洗净、阴干,按全草1斤、菜油10斤的比例在室温下浸泡1周以上备用。主要采用暴露疗法,将药油均匀涂于伤口,保持伤面湿润。若用包扎疗法,可将纱布浸透药油覆盖创面;或先在伤面涂上药油再覆盖纱布。1~2天换药1次。共治100例,治愈及好转(伤面大部愈合出院后门诊继续换药)87例,平均住院为18.5天;未愈6例,死于休克7例。其中轻度(烧伤面积在20%以下,Ⅰ~Ⅱ度)53例,治愈、好转47例,未愈5例,死亡1例(1岁婴儿深Ⅱ度达15%);中度(烧伤面积为20~40%,Ⅱ度)32例,均治愈或好转;重度(烧伤面积在40~95%,Ⅱ、Ⅲ度)15例,治愈、好转8例,未愈1例,死于休克6例。初步认为药油具有润皮、止痛、抗炎、促进上皮生长功能。抑菌试验发现抑菌作用不强,但临床观察确有抗感染的作用。应用中尚存在引流不畅的缺点,有待解决。

出处:《贵州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透骨消(《广西药植名录》),波丝草(《贵州草药》),雪药(《四川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薄麻科植物毛花点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丛生草本,高15~30厘米。茎柔弱,上部多分枝,有倒生的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广卵形或扇形,长6~18毫米,宽8~20毫米,先端钝圆,基部阔楔形或截形,边缘有粗钝齿,两面均有散生的白色长毛,上面有白色点状突起。花白色,单性,雄花序生于枝梢叶腋;雌花序生于上部叶腋,均有短梗。瘦果扁椭圆形,有点状突起。花期4月。果期7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阴湿草丛中。分布贵州、广西、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性味:《四川常用中草药》:性凉,味苦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浸菜油外敷。

功效与作用:①《广西药植名录》:通经活血。治肺病咳嗽。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治疮毒,痱疹。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治汤伤,火伤。

出处:《贵州草药》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毛花点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医术精湛,药价低廉。专属私人医生,请加微信联系!

医师微信号:laoshenyi123

发表回复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