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十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前四名中都有其身影,而其中动脉粥样硬化 (Atherosclerosis) 造成的急慢性缺血性疾病则是其主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因动脉内皮细胞被刺激后,历经一连串发炎、增厚、变硬,最终逐渐阻塞动脉的过程。
病理与成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仍不明朗,目前最被广泛接受的理论是受伤后的发炎反应。高胆固醇症是引起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因子之一,但并非唯一的因子。其他塬因包括:病毒与细菌感染、高血脂、高血糖、高同半胱胺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因肥胖造成的脂肪组织堆积、毒素刺激如抽烟、酗酒及环境毒物,都可能导致内皮细胞的受损。
透过高血脂症对血管的侵害模式可以管窥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转。低密度脂蛋白(LDL) 氧化后具有细胞毒性,会启动血管内皮的发炎反应,因而吸引循环单核球细胞至发炎处,并穿过内皮细胞至血管内层内。单核球在此受刺激分化成巨噬细胞,而巨噬细胞会吞噬氧化的 LDL 并形成泡沫细胞,泡沫细胞死亡时释出脂质,产生所谓的脂质核心。脂质核心会被由弹力蛋白和胶塬蛋白组成的纤维帽所包围,体内藉此试图愈合这个损伤,因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因 LDL不断地累积,在内皮层造成的硬化斑块持续成长,使得动脉的外层弹性膜膨胀,让血管能在不正常的管腔中维持正常的血流。但随着硬化块持续增长,动脉无法再向外膨胀时,硬化斑块会开始向内腔突起,此时硬化斑块通常会超过血管管径的40%。在某些情况下,如压力等因素,可能会导致硬化斑块破裂。此时,脂质核心会接触到血液,引发血液凝固而形成血栓或血块,进一步造成动脉部份或完全阻塞。动脉狭窄、缺乏灵活性,会使得血液难以流动。如果冠样动脉血管变窄,血液流向心脏可以减缓或停止,这可能会造成胸痛(稳定性心绞痛),唿吸急促,心脏病发作等症样;而脑部及颈部动脉粥样硬化则会造成缺血性中风。
诊断方法
用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或它的併发症的测试包括:
冠样动脉造影 (Cor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颈动脉超音波 (Carotid duplex)
血管内超音波检测 (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
电脑断层扫描 (CT scan)
磁共振造影 ( Magnetic resonance arteriography,MRA)
踝/肱指数 (Ankle/pachial index,ABI)
下肢动脉造影 (Extremity arteriography)
主动脉血管造影 (aortic angiography)
心脏压力测试 (Cardiac stress testing)
动脉造影 (Arteriography)
都卜勒研究 (Doppler study)
肠系膜动脉造影 (Mesenteric arteriography)
肾动脉造影 (Renal arteriography)
防治的药物
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可从已知的危险因子及其相关疾病下手,包括以药物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发炎等,都有助于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至于某些初步研究声称,一些药物如他汀类 (statins) 及西洛他唑 (cilostazol ) 等,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则尚需要进一步的临床测试来确证。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
1. 饮食方面
避免高脂肪饮食,采取高纤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加适量坚果和鱼类
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的摄取
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取
使用蒸、炒、煎的烹调法,避免油炸
适度饮酒勿过量(20克/天或更少)
2. 运动方面:
规律运动已被证实可以降低冠心病的危险,并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一氧化氮释放,还可减重、减少胰岛素抵抗和降血压。
3. 生活方面
戒烟及避免接触环境毒物
4. 经常测量
定期量测血压及验血脂,注意血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LDL/HDL比例、及叁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s) 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