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是一种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肉桂常绿乔木,一般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我国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均有栽培,尤以广西栽培为多,大多数为人工纯林。
采摘嫩枝,去叶,晒干;或将肉桂树砍伐后多余的萌蘖从齐地面处剪断,晒干;或取修枝、间伐的枝条,晒干。
桂枝嫩枝为长圆柱形,长30至70厘米,粗端直径0.3至1厘米。表面棕红色,有细皱纹及叶、芽痕,并有点状或椭圆形皮孔。质而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红棕色,可见一淡黄色石细胞环带,木部黄白色至浅黄色,髓部呈方形或菱形,有特异香气、味甜、微辛。
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
桂枝的食用方法
桂枝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大剂量,可用至15-30g;或入丸、散。
桂枝用药禁忌:热病高热,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禁服桂枝。
1、桂枝甘草汤
功效:补心气,温心阳,主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组成:桂枝12克,炙甘草6g
用法:水煎分三次温服 (成人常用剂量: 10剂)
方义:汗出过多,内伤心阳,心中阳气受损则心下悸动,喜得按捺,故叉手冒心。方中用桂枝入心,辛温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再助心中阳气复生。二药合用,辛甘化阳,阳复而阴济,使心得以安宁。
2、桂枝附子汤1
功效:治伤寒八九日不解,风湿相搏,身体烦疼。
处方:桂枝(三钱) 附子(炮.去皮脐.三个) 甘草(二钱)
用法: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活人书有芍药大枣。
来源: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3、桂枝附子汤2
功效: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主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现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属于风寒湿邪而成者。
组成:桂枝三两45g(去皮) 甘草二两30g(炙) 生姜三两45g(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15g(炮)
用法:上药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现代用量:桂枝(9克) 生姜(9克) 大枣(3枚) 甘草(6克) 附子(3―6克)
来源:《伤寒论)。
4、桂枝绿茶
功效:发汗解肌;抗菌抗病毒,利尿,治风寒表证所致腰背肢节酸痛。
材料: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来源:传统药茶方。
5、桂枝散药方1
功效;主治因惊伤肝,胁骨疼痛不已。
组成:枳壳30克(小者,去瓤,麸炒黄) 桂枝(去皮,不见火)1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克,空腹时用生姜、大枣汤调下。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七。
6、桂枝散药方2
功效:解表清热,主治热病二日,头痛壮热,无汗烦躁。
组成:桂枝15克 葛根15克 麻黄22克(去根、节) 石膏30克 赤芍药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用法:上药捣粗罗为散。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葱白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7、柴胡桂枝干姜汤
功效:和解散寒,生津敛阴,主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寒重热轻,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牡疟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
原方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去皮)干姜二两瓜蒌根四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甘草二两(炙)
组成:柴胡24克 桂枝9克 干姜9克 栝楼根12克 黄芩9克 牡蛎6克(熬) 甘草6克(炙)
用法: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温服150毫升,日二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来源:《伤寒论》。
8、桂枝酒
功效:治肝虚寒,卒然哑不出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厉风所损。
配方:桂枝、芎、独活、牛膝、薯蓣、甘草各三两,附子二两、防风、茯苓、天雄、茵芋、杜仲、白术、蒴根各四两,干姜五两,大枣四十枚,踯躅、猪椒叶根皮各一升。
制法:上十八口父咀,以酒四斗渍七日。
用法:服四合,日二,加至五六合。每二钱温酒调下。或用辣桂一分,大黄、当归各半分,每三钱生姜、紫苏煎服,取下黑物即安。或末有药,仓卒且服米醋一小盏,亦散瘀血。
说明:《普济方》附子用二两,大枣四十铢,无猪椒叶根皮,用猪椒、桑白皮各一升。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
9、桂枝丸
功效:利胸膈,进饮食,充肌肤,主治诸气,心疼腹痛;宿酒。
组成:槟榔3个(大者),牵牛3两(一半麸炒,一半生用),官桂3两(去皮),青皮2两(去白),陈皮2两(去白),干姜2两(炮)。
用法:每服15丸,茶、酒任下。如妇人心腹痛,即醋汤送下,男子用茴香汤送下。若宿酒后服妙。
制法:上为细末,煮醋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来源:《博济》卷二。
10、桂枝橘皮汤
功效:温调营卫,主治行痹,肩背麻木,手腕硬痛,头重鼻塞,恶风微汗,一身痛无定处。
组成:桂枝尖1钱(蜜炙),生白芍1钱半,鲜生姜1钱,广陈皮1钱半(炒),清炙草6分,大红枣2枚(去核)。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11、桂枝白术汤
功效:主治感风而发热疟。
处方:嫩桂枝1钱,杭青皮1钱,真广皮1钱,白云苓1钱,正川芎5分,香白芷5分,芽桔梗5分,尖槟榔5分,法半夏1钱2分,漂白术6分,家苏叶7分。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于未发前2时服。
来源:《幼幼集成》卷三
桂枝鉴别应用
1.桂枝解肌散寒发表力专,炒桂枝温里去寒化湿力胜,蜜炙桂枝温中补虚润燥力强。
2.肉桂与桂枝,同源于桂树,一为厚皮,一为嫩枝,均有温营血、助气化、散寒凝之功。然肉桂辛大热,守而不走,长于温里止痛,人下焦补肾阳,可引火归原;桂枝辛甘温,走而不守,长于发汗解表,入上焦补心阳,能止心动悸。
桂枝配伍应用
1.配芍药
桂枝辛甘温,走表则辛温发散,入里则甘温补虚;芍药苦酸微寒,苦酸清热,酸寒敛阴。桂芍相合,一辛温发越阳气,一酸寒收敛营阴,一刚一柔,一阳一阴,一散一收,相互为用。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
2.配麻黄
麻黄偏于肺经气分,辛开苦泄,遍彻皮毛,专发汗而散寒邪;桂枝偏入心经血分,辛甘温煦,透达营卫,能解肌而去风邪。两者配伍,既入卫,又入营,解肌发表,温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发汗而解。
3.配甘草
甘草甘平,补脾缓中,益阴生阻,调和诸药。桂枝配甘草,专行营分而走里,辛甘发散为阳,辛从甘化,阳中有阴,补营气,益心气,通心阳,善治心悸、脉结代诸症。
4.配大黄
大黄苦寒沉降,峻下实热,荡涤肠胃,走而不守,号称将军,又有通瘀行血之功。二者相配,寒热并用各得其妙。
5.配附子
附子大辛、大热、大毒,纯阳燥烈,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有回阳救逆、峻补元阳、散寒之功,彻内彻外,果有真寒,无所不治。二药相伍,两阳相加,温经脉、通关节、散沉寒,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烦疼,不能转侧,屈伸不利,又可温通血脉,治阳虚阴凝,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之证。用于阳虚水肿,可通阳化气;阳虚感寒,可助阳发表,无大汗亡阳之虞。
注意事项
在服用桂枝的期间,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避免熬夜。
2、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
4、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学会合理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