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
疾病概述
原发性腹膜炎是指腹腔内无原发病源,致病菌通过血运,淋巴管,肠壁或女性生殖道等途径侵入腹腔而引起的腹膜炎。多数病人全身情况较差,女童及成人慢性肾炎或肝硬化合并腹水的病人发病率高;病原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大肠杆菌。本病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急性腹痛开始部位不明确,很快波及全腹,诊断本病的关键是排除继发性腹膜炎。
疾病分类
普通外科
疾病病因
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双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也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菌。
感染途径:
(1)血行性感染:多数病例起源于菌血症,如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和扁桃体炎。
(2)淋巴道感染:细菌经淋巴管穿过膈肌而至腹腔,如胸部疾病、肺炎及胸膜炎等。
(3)经生殖道逆行感染:细菌可经阴道、子宫、输卵管到达腹腔而导致感染。
(4)肠道感染:肠道细菌感染有可能成为感染源,细菌由肠腔经肠壁移行到腹腔。
(5)肾病、肝病伴有腹水者,由于抵抗力低下及免疫缺陷导致感染。
1.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在肾病,猩红热,肝硬化腹水及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
2.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急性腹痛,开始部位不明确,很快弥漫至全腹;
3.伴恶心呕吐,发热,脉快全身中毒症状;
4.腹胀,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依据
1.持续性腹痛,开始部位不明确,很快弥漫全腹。
2.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肠鸣音消失。
3.腹穿抽到脓液稀薄无臭味,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
实验室检查:
1.化验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多核白细咆在90%以上。
2.腹腔穿刺可抽出无气味的稀薄脓液,应常规作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
特殊检查:腹部x线平片显示小肠胀气,双侧腹脂线消失。有时可见积液阴影。
诊断:
1.患儿有肾病或肝病史,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史。
2.剧烈腹痛和高热,全身中毒症状。
3.腹部体征:全腹压痛及肌紧张。
4.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
鉴别诊断:
1.继发性腹膜炎:常见的如阑尾穿孔性腹膜炎初期病情较轻,中毒症状不明显,腹部体征以右下腹较为明显。
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发病急骤,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及中毒症状。尤其腹泻大便性状如洗肉水或似赤豆汤样,腹部体征不明显。
3.肺炎:胸片可见肺部病变,腹部体征很轻。
4.中毒性菌痢:以腹泻为主,粪便带粘液及脓血,腹部压痛轻且无腹肌紧张
治疗原则
1.明确为原发性腹膜炎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选用对球菌感染敏感或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输液及支持治疗。
2.如非手术疗法不见效,病情逐渐恶化或不能排除继发腹膜炎时,则应剖腹探查。
用药原则
1.早期轻症病例用“A”抗感染治疗观察。
2.对腹膜炎恢复期或手术后要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严重时可选用“C”项药物治疗。
疗效评价
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3.未愈:临床症状体征未改善。
专家提示
原发性腹膜炎腹腔内无明显病源,为来自血流、淋巴或肠内、输卵管的病原体所致。往往在上呼吸道感染及全身免疫抗病能力低下时发生。根据腹痛,腹膜刺激征和其他临床表现可作出腹膜炎的诊断,但应排除继发性腹膜炎的可能。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体征,辅以化验、B超、X线、腹腔穿刺等检查,诊断一般可成立。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应用抗生素,补液及支援疗法等。如效果不好,病情逐渐恶化,则应剖腹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