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指上腹不适症状反复发作,排除器质性消化不良的一组症候群,亦称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
病史提问:
常有上腹隐痛、饱胀、嗳气、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反复发作。
体格检查:
体征较少,可有上腹压痛。
辅助检查
肝肾功能试验、胃镜、B超、X线检查,以除外其他器质性病变。做胃肠道运动功能检查,胃分泌功能检查、幽门杆菌检查,以帮助分型及治疗药物选择。
可分为反流样、运动障碍样、溃疡样,特发性消化不良及吞气症。
对诊断该病患者应进行随诊观察,以防误诊。
治疗措施
一般患者可在门诊治疗,严重者可收入院治疗。解释病情,消除紧张情况情绪,必要时给经镇剂,如安定0.5mg,口服,1/日。增强胃动力(见消化性溃疡)。抑制胃酸,(见消化性溃疡)。抗幽门螺矸菌(见消化性溃疡)。胃粘膜保护(见消化性溃疡)。
病因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功能性胃病(不能完全排除胃有轻度器质性病变),过去医生常将此病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肠道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胃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等。近年来,我国消化内科学界倡导使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这一诊断用语,目的是求得名称统一和避免诊断混乱现象。据流行病学调查,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10%,是胃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特点主要是:间歇性或持续性上腹隐痛(偶有剧痛)和不适、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暖气(打嗝)、餐后腹胀和“出虚恭”(放屁)多等上消化道症状。但经临床检查(胃镜、上消化道钡剂造影和肝胆胰B超等)并未发现胃和其他脏器有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或病变轻微),即胃的主观症状多,客观检查阳性发现少或无。单一或多因素致发病本病的发病原因尚未彻底弄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或其中一两种因素)有关:
胃运动功能障碍 胃的运动是指胃壁平滑肌的舒张和收缩活动,是胃对食物进行容纳、研磨、消化和传输的动力,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胃运动功能发生障碍,食物在胃内滞留,不能及时将其顺利排入十二指肠,必然导致消化不良。
胃十二指肠轻度炎症 据普查发现,在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有1/3-l/2的人证实胃有慢性浅表性炎症,约1/5的人有十二指肠炎。幽门螺杆鼠(HP)感染 在半数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黏膜中,可检出HP。有的患者饭后腹胀,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关,因为HP能产生大量尿素酶,分解胃黏膜上的尿素,进而形成氨与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腹胀症状。
精神因素 有研究表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多数存在焦虑、抑郁、心绪不宁和疑病症(特别是恐癌症);少数有失眠、精神紧张、说话夸张等神经症状,患者常把自己的病形容得非常严重,似乎后果不堪设想,致终日忧心忡忡。精神因素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影响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及供血等,最终导致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发生。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方法大全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在治疗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采取以下综合性措施:
1.心理治疗
患者当得知自己患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时,既要把心胸放宽,不要惊恐和紧张,又要积极地配合医生坚持进行正规的治疗。虽然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在短时间内较难彻底治愈,但它绝对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更不会发展为胃癌。作为病情严重的该病患者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调节精神的药物,如阿米替林、多虑平、马普替林(路滴美)、氟西汀、氯米帕明、安定、谷维素、芬那露和柏子养心丸等。
2.用胃肠推动药该类药物
主要包括:①吗丁啉(又名多潘力酮):该药能增强胃肠的蠕动,促进胃的排空,从而可以调节或恢复患者胃肠道的正常活动,使食物能够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这对于消除由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产生的症状十分有效。
②普瑞博思(又名西沙必利):该药是新一代胃肠推动药,其作用与吗丁啉相同,但疗效比吗丁啉高3~4倍,故它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最佳和首选的胃肠推动药。
③胃复安(又名灭吐灵):该药是一种老的胃肠推动药。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在没有吗丁啉和普瑞博思时亦可选用此药。
3.对症治疗
①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若出现上腹痛可选用溴必利、普鲁本辛、颠茄片、阿托品或654-2等药物进行治疗;
②若出现腹胀、嗳气症状可选用二甲基硅油或消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③若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可选用维生素B。或吐来抗等药物进行治疗;
④若出现烧心、反酸症状可选用胃舒平、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洛赛克或甲氰咪呱等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