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特壶腹周围癌
疾病概述
乏特壶腹周围癌系指生长在乏特壶腹、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内侧壁癌的总称。其共同特点是:在癌肿较小时即可引起胆总管和主胰管的梗阻。病程进展缓慢,黄疸出现早,手术切除率60%左右,五年治愈率35%~40%。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偶因癌瘤坏死,胆管再通而呈现波动。长期胆汁淤积可致胆汁性肝硬化,胆囊肿大。合并胆道感染者可有高热,寒战,甚至中毒性休克。腹痛一般不重,有时向背部放散。消化道功能紊乱,陶土色大便,全身瘙痒,食欲差,腹泻、消瘦。
辅助检查:①血清胆红素>8mg%,尿胆红素强阳性。②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可见乳头部不规则充盈缺损,肠狭窄及十二指肠第一段被肿大胆囊压迫征象。③B型超声检查可确定有无胆囊肿大及肝内外胆管扩张。对无黄疸的患者,胆总管扩张有助于早期诊断,并可早期发现壶腹部占位病灶。④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并可置管引流胆汁缓解梗阻。⑤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可窥查壶腹部十二指肠乳头形态,粘膜变化,并可取材活检或行胰胆管造影确诊。⑥放射性核素75Se-蛋氨酸或67Ga胰腺扫描显示胰腺占位病变。CT检查可判明壶腹部占位灶、胆胰管扩张。
治疗预防:1.手术治疗:诊断明确或高度可疑,临床检查未发现转移者应剖腹探查。①2.非手术治疗:①对症治疗。②化疗。③中医药治疗。④免疫治疗。
疾病分类
消化内科,肿瘤科
注意有无以下情况:①41岁以上,数月来持续而渐重的上腹部饱胀与隐痛;②持续而进行性加重的上中腹痛,可放射至腰背部,夜重日轻,平卧位加重,侧卧、蜷曲或前俯坐位减轻;③进行性消瘦;④进行性阻塞性黄疸;⑤一向健康的中年或老年人突发明显糖尿病或胰腺炎,或原有糖尿病无明显诱因而加重者;⑥单侧睾丸痛,单侧下肢水肿;⑦突然出现各种神经精神症状。
体检:注意消瘦情况;有无黄疸,黄疸是否为进行性或波动性,有无消化道出血,贫血,上腹部包块,肝、脾、胆囊肿大,腹水征,单侧下肢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等,或脐周围、左上腹部杂音。
诊断检查
1.检验
短期内多次测血清总胆红素、1min胆红素、ALP、LDH及同工酶、γ-GT、5′-NT、淀粉酶、CA19-9、血糖及尿糖,有条件或必要时可测胰腺癌细胞单克隆抗体(Du-PAN-2)、胰腺胚胎抗原(POA)、CEA、血清铁蛋白、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等。
2.B型超声检查
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作经皮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有条件者作超声内镜检查。
3.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观察十二指肠降部乳头部及乏特壶腹部病变,作活检或经胰管插管采取胰液送有关检查,插管造影还能了解病变累及范围。
4.X线检查
胸腹平片,观察左侧膈肌有无升高,左侧胸腔内有无积液,胰腺有无钙化;胰、胆管逆行造影;CT及MRI检查,亦可CT引导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腹膜后充气造影(疑有胰尾或胰体部癌者);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经皮肝胆管造影(PTC)。
5.鉴别诊断
胰腺癌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应注意与各类疾病,如慢性胃病,胆囊疾病,黄疸型肝炎,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神经精神病等相鉴别。对高度疑似病例,应争取及早剖腹检查,切勿因等待特殊检查而耽误治疗时机。
治疗方案
1.按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给予易消化食物。
2.无远处转移者,争取早期手术治疗,术中或术后佐以放疗和化疗可提高生存率。无手术条件的患者可积极采取高剂量局部照射及放射性同位素局部植入照射等,配合化疗;或用内镜下胆汁引流、经皮经肝胆管引流、腹腔动脉化疗药物灌注等疗法。
3.支持及对症治疗。输液,口服各种消化酶,补充维生素(A、D、K等)及其他营养物质。剧痛者予止痛药,皮肤瘙痒者可选用消胆胺(胆道完全性阻塞时忌用),或外用薄荷樟脑炉甘石洗剂。有高血糖者适量应用普通胰岛素。
验方偏方
验方
复方半莲汤:半枝莲60g,石见穿30g,生地榆30g,苡仁30g,忍冬藤30g,昆布30g,山豆根15g,槐角15g,胡麻仁15g,白蚤休12g,帜壳9g,川朴9g。制成煎剂,每日剂,分2次服。
疗效: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应用本方治疗肠癌20余例,有效率1 00%。
偏方
①瞿麦根汤:鲜根用米泔水洗净,每天50—100克(干根用40—50克),水煎服。
②鲜鹅血50—100毫升,每日1次口服。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总有效率为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