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腹水的介绍

  本文提供关于肝腹水症状的系列资料,供患者和医生查询使用,期中包括肝腹水的症状反应、肝腹水的病因和病机、肝腹水症状检查、肝腹水的预防和治疗等资料信息。

  肝硬化腹水俗称肝腹水。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由大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肝细胞性变,坏死、再生;再生、坏死,促使组织纤维增生和瘢痕的收缩,致使肝质变硬,形成肝硬化。肝硬化肝功能减退引起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肿大,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不吸收而渗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症。

肝腹水的症状介绍_肝腹水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医学资源分享网

病因病理


肝腹水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腹水 肝腹水病因分类


  心血管疾病


  慢性充血性右心衰竭


  心包炎:如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


  瘦型克山病


  肝脏疾病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肝脏肿瘤


  肝脏血管疾病


  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门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腹膜疾病


  腹膜炎 如渗出性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膜炎肺吸虫性腹膜炎播散性红斑狼疮性腹炎胆固醇性腹膜炎肉芽肿性腹炎糖衣肝


  腹膜肿瘤 腹膜的转移瘤腹膜间皮瘤


  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肾病型


  肾病综合征


  营养障碍性腹水


  低蛋白血症


  其他原因


  乳糜性腹水


  甲状腺功能减退


  梅格斯(Meigs)综合征


  肝腹水 机 理


  细胞外液量增多导致组织间液增多细胞外液量增多是由于钢水滞留所致钠水潴留的基本机理是球管失平衡而导致的肾排钠和排水减少这种钠水潴留有原发和继发两大类


  原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脏原发疾病使肾小球滤过量下降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不减少使肾排钠排水减少导致钠水储留


  继发性肾脏排钠排水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钠水减少:任何原因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可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管重吸收销增多:①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时利钠素的分泌减少;肾内物理因素的作用即肾小球滤过分数估(filtration fractionFF)的增加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当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小球的滤过率不如肾血浆流量下降明显因此肾小球的滤过分数增加此时由于无蛋白滤液相对增多流人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血浆蛋白的浓度也就相对增高而管周毛细血管的流体静压则下降这两个因素都促进近曲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销水增加由于有效血循环量下降引起醛固酮的增加抗利尿素增加致钠水潴留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导致组织间液增多


  组织间液生成和回收的平衡受血管内外诸因素的调控这些因素之的失常或两个以上同时或先后失常就可使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组织间液生成过多或回收过少或两者兼有其结果都可导致组织间液过多的积聚而形成腹水这些调控因素有: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有:①血浆蛋白浓度下降②微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③组织间液中蛋白积聚


  淋巴液回流受阻以及以上诸多因素使多出的液体积聚于组织间隙便形成水肿


  这些液体游离至腹腔便形成腹水不同的疾病腹水形成的基本因素相同在发生机理上可略有不同


  心肾性腹水的形成机理


  肝硬化腹水 形成的机理较为复杂腹水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门静脉高压引起的循环动力学改变淋巴循环障碍低蛋白血症继发性的肾功能障碍以及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增加目前有种学说可用来解释腹水发生机理即充盈不足学说泛溢学说及周围动脉扩


  张学说


  充盈不足学说:认为肝血液流出道受阻门脉及肝窦压增高导致的门脉系及其引流的脏器血管床淤血液体静压增加加上低蛋白血症所致的胶体渗透压降低维系门脉系肝内毛细血管液体交换平衡的Starillg力严重失衡液体从肝窦漏人Disse间隙形成淋巴液肝淋巴液从肝表面淋巴管及肠浆膜面漏出即形成腹水腹水形成以后有效血容量减少醛固酮增加抗利尿素增加致钠水储留腹水形成在先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淋巴回流量增加为腹水形成的始动因素水钠储留在后是维持腹水持续发展的因素


  泛溢学说:年Lieberman等发现不论有无腹水肝硬化患者血容量都高于非肝硬化者该学说认为肝硬化腹水形成之前就已有钠水储留血容量扩张淋巴液流量增加“泛溢”于腹腔内钠水储留是腹水形成的始动因素导致钠水储留的始动因素为肝肾反射随肝硬化形成肝内压升高肝内低压力感受器激活肾交感传出神经后通过直接促进肾小管对销的重吸收增加肾素活性以及降低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等途径使肾对销排泄障碍结果导致销摊留


  周围动脉扩张学说:年 Shrier等首先提出这学说认为肝硬化腹水形成前首先有周围动脉扩张有效循环血量相对减少激活缩血管物质钠水储留系统和交感神经RAAS血管加压素(AVP)使肾血管收缩水钠满留最终形成腹水周围动脉扩张是肝硬化钠水储留的始动因素引起周围动脉扩张的因素在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中起中心作用导致动脉扩张的因素有:①扩血管物质(氧化氮胰高血糖素前列腺素r氨基酪酸(GABA)血管活性肽胆酸内毒素及组胺等)增加②血管对内源性缩血管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的敏感性减低


  腹膜疾病引起的腹水 是由于腹膜的炎性渗出及恶性肿瘤的浸润所致乳糜性腹水是由于胸导管阻塞所致多见于丝虫病

症状检查


肝腹水应该如何诊断?


  肝腹水是肝硬化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期患者75%以上有腹水。腹水形成的机制为钠、水的过量潴留,与下列腹腔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有关:


  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上述多种因素,在腹水形成和持续阶段所起的作用有所侧重,其中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贯穿整个过程。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著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鉴别


肝腹水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肝腹水的鉴别诊断:


  1、非血性腹水:积聚于腹腔内的游离液体。正常人的腹腔内可以有少量液体,对内脏起润滑作用。腹水可由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是一个常见的临床体征。依据其性质可分为漏出液或渗出液;非血性腹水依据其外观可分为浆液性或乳糜性等。


  2、血性腹水:腹腔内有脏器破裂,腹腔内恶性肿瘤都可能造成患者血性腹水。其中脏器破裂常见于肝破裂、脾破裂、子宫外孕导致输卵管破裂、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等。


  3、腹腔积液:正常人腹腔存在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当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内脏动脉扩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其他因素等造成腹腔内游离液体量超过1000ml时,称为腹腔积液(腹水)。


预防


肝腹水应该如何预防?


  肝腹水一般来说都是由肝硬化疾病转化而来的,它是肝硬化病症最显著的并发症之一,它的出现代表着肝功能进入失代偿期。因此,有效预防肝腹水的发生也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一大重要措施。


  首先,肝硬化患者应注意自己的日常饮食。病人必须戒烟戒酒,因为酒内的酒精经过代谢产生的甲醛对肝脏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肝硬化患者本身肝功能已被损害,此时若再饮酒,无疑是雪上加霜,加快了病情发展的速度,还极易形成酒精肝。


  此外,患者还应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食物。因为,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能量,补充体内所需的各项物质,减少肝脏的消耗,减轻肝脏的负担,增加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动力。食用低脂肪的食物一方面可以避免患者因食用过多脂肪而导致脂肪肝,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降低肝细胞消耗的作用,提高肝细胞的恢复速度。此外,患者在饮食中应坚持少盐饮食,并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以免加重体内消化系统的负担,病人应选用易消化,多纤维,少辛辣,无刺激性和较软的食物,因为肝硬化患者常会出现食道静脉受损或出血的症状,此时再食物刺激性和较硬的食物,有可能会导致食道静脉破裂产生大出血。


  另外,患者应严格限制水和钠的摄入量。因为腹水出现的一大部分原因就是体内水和钠的过量滞留,如果肝硬化患者对此项不重视的话,极易导致体内水和钠的过量滞留,引发腹水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注意日常的休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也可参加适当的运动,愉悦身心。


  除了患者的日常饮食,病人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而且要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只有彻底的治愈,才能预防其他的并发症的产生,做好预防工作,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