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室出血的介绍
本文提供关于脑室出血症状的系列资料,供患者和医生查询使用,期中包括脑室出血的症状反应、脑室出血的病因和病机、脑室出血症状检查、脑室出血的预防和治疗等资料信息。
-
病因病理
-
脑室出血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原发性脑室出血发生率占脑出血的3.1%~8.6%[1],病死率46%[2]。通常本病由脑室壁血管畸形、高血压微动脉瘤、脉络丛血管瘤破裂所致,少见病因有:脑肿瘤、出血素质、静脉破裂、先天性脑积水等。另外,不明原因者,多认为隐匿性血管病变。
发病机理 PIVH与脑室壁血供特点密切相关。据对脑室近旁血供研究发现,来自脉络膜前、后动脉和豆纹动脉的室壁血管沿远心方向呈放射状向脑室旁1.5cm范围的白质和深部神经灰质核群供血,来自脑表面供应脑实质的血管呈向心性向深部供血,在脑室旁1.5cm处两组血管形成一分水岭区,这些血管均为终末小动脉,彼此互不吻合,侧支循环差,因此这一区域极易受到缺血的损害。另外,这些血管在室管膜下形成血管网后,其末梢呈扩张状,也易发生出血。
-
症状检查
-
脑室出血应该如何诊断?
(1)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出血
①发病急骤,迅速发生深度昏迷,少数神志清楚。②呕吐、呕血。③出现双侧病理反射。④ 四肢肌张力增高,早期出现周期性的自发性肌紧张,去大脑痉挛或去大脑强直发作,后期四肢变成弛缓状态。⑤双侧瞳孔缩小,眼球浮动,分离性斜视。⑥常有丘脑下部受损症状,表现体温升高,心率、脉搏先慢后快,面部充血出汗,血糖与白细胞增高。早期发生肺水肿与呼吸节律和频率的改变。⑦脑脊液压力高,呈血性。
(2)第四脑室出血
常由脑干或小脑出血继发破入第四脑室,损害了延髓生命中枢,故常在数小时内死亡。在存活的短时间内可有以下表现:①发病初期意识障碍较轻,后迅速发展为深昏迷。②呕吐,呃逆,腱反射消失,有病理反射。③高烧,体温常达40℃以上。④无反射性或自发性多动,亦无摸索与指划动作。⑤前庭反射消失。⑥早期出现肺水肿和呼吸障碍。⑦心跳徐缓,节律不齐,血压下降。⑧脑脊液为血性。
-
鉴别
-
脑室出血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丘脑出血: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后易发生梗阻性脑积水。丘脑出血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发病时患者昏迷,内科保守治疗后缓解,梗阻解除,意识恢复。发病时即昏迷导致死亡。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量多,大于15ml者有23例,说明出血量越大,破入脑室的可能性越大。
桥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10%,多由基底动脉的脑桥支破裂导致。临床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眩晕、复视、眼球不同轴、侧视麻痹、交叉性瘫痪或偏瘫、四肢瘫等。出血量少时,患者意识清楚可表现为一些典型的综合征,如foville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等,可伴有高热、大汗、应激性溃疡、急性肺水肿、急性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大量出血时血肿波及脑桥双侧基底和被盖部,患者很快进如昏迷,双侧瞳孔呈针尖样、侧视麻痹、四肢瘫痪、呼吸困难、有去大脑强直发作,还可呕吐咖啡色胃内容、出现中枢性高热等中线症状,常在48小时内死亡。
脑实质深部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多发生于脑深部小动脉。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小脑出血:是指小脑实质内的出血,与高血压病有直接关系。多数表现突然起病的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上下肢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少数呈亚急性进行性,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很快进入昏迷。多在48小时内引枕大孔疝而死亡。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
预防
-
脑室出血应该如何预防?
(1)对于清醒或轻度意识障碍,脑室内积血不多且无明显脑室扩大者,可以采取止血,减轻脑水肿、腰穿等保守治疗,若病人意识障碍加重或脑室明显扩大则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2)脑室外引流,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无特殊禁忌证,手术易尽早进行,解决梗阻性脑积水。
(3)对于各脑室系统均铸型且侧脑室内积血多,形成占位性压迫时,宜行穿通手术将血肿清除,且在直视下止血,术后可以注入尿激酶,避免因不明确出血点而注入后导致再出血,造成不良后果。脑室出血恶化的主要原因是铸型血块梗阻了脑脊液通道,使脑室急剧膨胀,颅内压迅速升高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我们在尝试:若四脑室铸型而双侧侧脑室扩大,则考虑不单纯做脑室外引流,而是加以幕下开颅清除四脑室内的血肿,尽早解除脑室系统的梗阻,所以,明确诊断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于挽救病人生命、降低致死及致残率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