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儿遗尿的介绍

  本文提供关于小儿遗尿症状的系列资料,供患者和医生查询使用,期中包括小儿遗尿的症状反应、小儿遗尿的病因和病机、小儿遗尿症状检查、小儿遗尿的预防和治疗等资料信息。

  小儿遗尿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俗称尿床,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

小儿遗尿的症状介绍_小儿遗尿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医学资源分享网

病因病理


小儿遗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遗尿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一个症状,其发生的因素包括遗传、心理和社会因素、睡眠状况、膀胱功能性容量等。

症状检查


小儿遗尿应该如何诊断?


  诊断: 据报道,原发性遗尿占大多数,其中尤以夜间遗尿最常见,以男孩多见,夜间遗尿者约有半数每晚尿床,甚至每晚遗尿2~3次,白天过度活动、兴奋、疲劳或躯体疾病后往往遗尿次数增多,日间遗尿较少见。遗尿患儿常常伴夜惊、梦游、多动或其他行为障碍。


  1.患儿和家庭的评估 在评估的过程中,取得患儿和家庭的信任,这是遗尿症治疗的一个前提。


  2.病史 应当详细地采集病史,包括遗尿开始发生的时间,发生的频度,是白天遗尿还是夜间遗尿,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的以及尿量的多少。如是夜间遗尿,每晚遗尿的次数等。家长携患儿就诊的理由及何时开始就诊等。


  病史中需了解有关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例如患儿对遗尿的感觉如何;家庭中,父母及患儿,谁对此最为烦恼;父母是否因遗尿而惩罚患儿;患儿是否要求治疗,家庭中最近或经常有无情绪冲突;遗尿对儿童生活有无影响;患儿是否因为遗尿而不能参加集体活动如夏令营、春游等;父母对遗尿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患儿的要求是否合理。


  病史中还要包括家族史及以往治疗的情况。父母或近亲是否有遗尿史,如有,何时消失;以前治疗的日期,持续的时间及疗效;治疗方法包括服药或其他措施。此外,还应询问患儿每天清醒时排尿的次数,有无尿急、尿流细等现象,以排除泌尿系统的器质性病变。还应了解患儿的大便情况,有无便秘或遗粪情况;在睡眠方面,要了解患儿在睡眠中是否易被唤醒。其他如食物过敏与遗尿的关系也需要考虑。


  3.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重点是腹部的触诊、生殖器的检查,以及神经系统的检查,另外应观察脊柱下端外观有无小凹及皮肤异常。如病史中有排尿时的异常,还需观察儿童排尿情况。大多数遗尿症儿童在体格检查中无异常发现。


  4.实验室检查 应进行尿常规或尿培养检查以排除尿路感染、慢性肾脏疾病等。尿比重测定排除因血管加压素缺乏所致的遗尿。大多数遗尿症儿童的病因并不复杂,但也有少数病例需要作详细的检查。

鉴别


小儿遗尿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小儿遗尿的鉴别诊断:


  1.神经系统疾患 遗尿也见于骶部发育不良及脊膜膨出患者中。一般鉴别上无困难,但对一些隐性患者,常易忽略。这类患儿除表现遗尿外,常有下肢无力等表现。骶部X线摄片、神经系统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2.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诱发遗尿。若经过治疗后,尿路症状消失,遗尿现象也随之消失。


  3.尿失禁 尿失禁常为器质性因素或泌尿系统的结构异常所致,如包茎、尿道口狭窄、糖尿病等。持续性尿失禁可见于膀胱外翻、尿道下裂以及异位输尿管开口。异位输尿管开口多见于女孩,其开口可能在尿道远端及阴道内。


  4.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最常见部位为后尿道瓣膜处,其占男性新生儿尿路梗阻的50%,常伴有膀胱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其中25%患儿有尿失禁。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尿流变细,从婴儿时期出现滴尿,后期可出现上尿路功能损害,尿道造影及膀胱检查常可做出诊断。


预防


小儿遗尿应该如何预防?


  预防:应从小为儿童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掌握夜间排尿规律,定时唤醒或使用闹钟,使儿童逐渐形成时间性的条件反射,并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此外,应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不良的环境刺激所造成的遗尿。当儿童面临挫折和意外时,家长应善于疏导,帮助儿童消除心理紧张,当儿童出现遗尿后,不应责备或体罚,应寻找原因,对症治疗。


  在训练儿童排尿时,要先让其懂得“尿意”后有排尿的意愿,在尿湿后有不快的感觉。儿童的排尿训练要与其发育水平相协调,指导父母注意儿童对排尿训练的反应,如儿童拒绝,父母不要强制性地干预,应适当推迟训练时间。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