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伟简介 周建伟医生/药师详细介绍?关于该医生/药师的详细资料和具体介绍,请您看下面的详细内容,期中包括个人资料、业务领域、主治范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等。

个人资料

教育经历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

周建伟简介 周建伟医生/药师详细介绍-医学资源分享网

诊治范围

擅长运用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学术思想

1、经络学说,自分系统——创立五输一经别循行系统

五输穴是临床运用最为广泛的特定穴之一,但其起井、溜荥、注输、行经、人合的脉气流注构成的五输循行,与十二经脉中手三阴、足三阳经在循行上的矛盾,成为经络腧穴学说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研究《内经》及以前相关文献,提出“五输经别循行系统”,对这一难点问题做出了较好的诠释。

认为《灵枢·经脉》记载的十二经脉的循行与《足臂》所记载十一条经脉的循行有原则的不同,其所代表的关于经脉循行的学术思想应是两个有原则区别的理论体系。《灵枢·根结》所阐发的根结理论,其脉气从根到结的向心性循行,与《足臂》的学术思想是一致的,且在《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本输》所记述的五输理论中,其五输循行起井止合的循行方向亦与《足臂》观点相吻合。故他认为五输循行与根结理论是在《足臂》理论指导下产生和形成的。根据《灵枢·根结》与《灵枢·本输》,其经脉脉气从根到结,所“根”、“溜”、“注”的部位,多为五输中的井、荥、经、合等穴,说明根结间脉气的运行是通过五输穴脉气流动(即五输循行)来实现的,五输循行体现了根结脉气联系向心性流注特征的部分具体路径。在“根”、“结”脉气联系途径中,五输循行入合即止后,只有经别循行才是符合将其脉气继续向心性流注条件的理想路径,五输循行和经别循行相续接,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脉气流注系统,即“五输一经别循行系统”,该系统将四肢与头面五官、躯干内脏密切相连,恰好完整体现了“根”、“结”间脉气联系的实质性路径,是“远道取穴”临床应用的实质性理论基础,能更好地指导“远道取穴”的临床应用。

2、穴有功用,亦有偏性——建立腧穴证治临床辨治体系

腧穴具有近治作用和远治作用,这是腧穴主治作用的共性,是普遍规律。此外,腧穴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腧穴的主治作用,这是腧穴的个性,是特殊规律,这就是腧穴的穴性。如合谷曲池、外关、井穴、荥穴、十宣等偏于清热,肾俞命门、脾俞、关元等偏于散寒,足三里、关元、气海、膏肓等偏于补虚,太冲、侠溪、阳陵泉、委中丰隆等偏于泻实。以此为基础,提出“腧穴证治”的临床辨治体系:即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分析结果,针对疾病的证候性质,以腧穴的穴性为依据,据证选取具有相应穴性(功效)的腧穴施治,以达治病目的的临床辨治体系。如脾气虚证,取足太阴、阳明经腧穴和其募、俞穴,及具有健脾益气穴性的腧穴,常用足三里、气海、中脘、脾俞、胃俞、气海等,配合针刺补法,或针灸并用。肝气郁结证,取足厥阴、少阳、阳明、太阴经腧穴,及具有疏肝理气穴性的腧穴,常用期门、太冲、肝俞、膻中、日月、乳根、章门等,配合针刺泻法。心脉痹阻证,取手少阴、太阳经腧穴,及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穴性的腧穴,常用心俞内关、神门、膻中、膈俞、丰隆等,配合针用泻法或针灸并用。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腧穴穴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腧穴处方的配伍模型和组合模型。配伍模型分为针对病位的腧穴配伍1(由近取、远取腧穴组合)和针对病性的腧穴配伍2(由辨证所取腧穴组合)。处方组合模型分为病、症相同而证不同(同病异治)时取固定的模型1加不同的模型2;病、症不同而证相同(异病同治)时取不同的模型1+固定的模型2。这些观点为临床辨证论治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3、辨证施术,尤重补泻——善用徐疾补泻手法

辨证论治为中医之核心,针灸施术亦不例外如《内经》云:“凡用针者,虚则补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针灸操作,辨证施行操作手法乃起取效之本。

在针灸临床诊疗中,十分重视针刺手法的运用,常用徐疾、迎随、提插、捻转等补泻手法治疗各种疾病。其中尤其擅长运用徐疾补泻手法,以“头针徐疾补泻手法”治疗中风病为其代表,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中风病辨证为虚证者,行单式徐疾补法:毫针沿头皮缓慢进针至帽状腱膜下,紧压穴位1分钟,留针10分钟,捻动针柄数转,迅速出针;实证者,行单式徐疾泻法:毫针沿头皮迅速进针至帽状腱膜下,留针10分钟,捻动针柄数转,缓慢起针,使针孔皮肤隆起呈丘状而出;虚实不显者,行快速捻针法:毫针快速进针至帽状腱膜下,以200次/分的频率,15-30°角度持续而均匀地捻转2分钟,留针10分钟,依此重复3次而快速出针。

也倡导灸法补泻,认为其补泻效果的产生与疾病性质、施灸操作及施灸方法相关,尤以操作为重。他认为灸法与针刺一样也是通过作用于经络腧穴,达到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作用,这种调整作用的双向性与疾病的性质相关。施灸操作上,他遵从《内经》之论,行灸补时,让灸火徐徐燃烧,待其自灭,壮数多,时间长,火力温和持久,灸毕手按其穴,使真气可聚;行灸泻时,吹旺其火,壮数少,时间短,火力迅速,灸后不按其穴,使邪气可散。他还认为,施灸方法不同,其产生的补泻效果各有侧重,如灯火灸祛风发散、清热解表;化脓灸、发泡灸重在引邪外出,以泻实为主;隔姜灸散寒止痛、温胃止呕;隔蒜灸解毒杀虫、消瘀散结;隔附子饼灸补肾固元、回阳固脱;温针灸、艾灸温经通络、温运气血。

4、针灸意外,防患未然——主张依据针下阻力应变防范针刺意外

针刺系侵入性治疗手段,临床上不乏针刺损伤或针刺意外的报道,以腧穴解剖学为依据,对针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著有《针刺损伤与危险穴的安全针刺方法》一书。认为,针灸意外应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医者临证施术时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医者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充分认识针刺损伤的严重性,临证时细心、谨慎,如《标幽赋》所言:“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第二,针刺前应仔细了解患者的情绪及机体状况,做好思想工作,消除其紧张畏针心理;对处于饥饿、醉酒、疲劳、体虚、久病等不良状态的患者,应决定缓针或以轻刺激量针刺治疗。第三,应当熟悉腧穴的层次解剖结构和深层组织器官的毗邻关系,针刺时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做到临证时心中有数。第四,正确运用针刺手法,在针刺危险部位腧穴时,应当缓慢进针,手法宜轻,禁止大幅度提插捻转及胡乱捣针。

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根据手感的变化来指导针尖应变,以防范针刺损伤的方法。针尖接触到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阻力,操作者根据手下的阻力变化,即可判断针尖所处的层次,从而有意识地指导针尖应变而避免针刺损伤。如针尖接触皮肤时,阻力感较大;通过皮肤组织或肌层时,针下柔松,阻力感较小;继续进针,针下阻力突然增大,提示针尖已接触肌腱、韧带、筋膜、骨骼等组织,至此已基本上下阻力突然变小,有落空感,且患者针下有疼痛,达到了安全针刺深度的极限,此时或留针,或出针,不可再深刺。若继续进针,针或触电样感,或大声惊叫,或医者手下有搏动感提示针尖可能伤及重要脏器,应立即出针,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工作经历

现任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

获奖情况

荣获“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荣誉称号

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

科研成果

独创出一套头针结合康复技术的中风综合方案,“阿是穴四花刺”镇痛针法,以及“五连环”治疗颈椎病的特色技术。

学术兼职

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