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间皮瘤:( xiongmojianpiliu )

下面是关于胸膜间皮瘤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胸膜间皮瘤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或脑膜下结缔组织,为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胸膜肿瘤。按肿瘤的生长方式分为局限型和弥漫型。前者为低度恶性,后者则为恶性。
人群: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后多见。男性两倍于女性,右胸腔比左胸腔常见。长期接触石棉易诱发恶性间皮瘤,其发病数比一般人群高100—300倍。从接触石棉到发现间皮瘤长达20—40年。
病理:
本病可分成两种临床类型。
1.局限型胸膜间皮瘤:多发生于脏层胸膜(70%)。肿瘤结节大小不等,小自钱币,大至占据一侧胸腔的大部,质地坚实,包膜完整。常钉瘤蒂与原发部位的胸膜相连。外观颇似纤维瘤或纤维肉瘤,呈灰黄色,由梭形细胞和胶原纤维束交织而成,可发生玻璃样变和钙化。
2.弥漫型胸膜间皮瘤:好发于壁层胸膜,无包膜,主要沿胸膜浸润扩张,常累及脏层胸膜、心包和纵隔,并可转移至肺、肝脏。多伴有大量粘稠的浆液和浆液血性胸液。其中含有较多透明质酸。患侧胸膜呈骈胝样或粗大结节样增厚。增厚的胸膜将胸膜腔大部充填闭塞。切面呈斑纹样,有出血和坏死灶或囊性变。镜检有上皮样组织排列成乳头样或腺管样,也可形成肉瘤样变,或两者兼有的组织结构。
诊断标准:
胸膜间皮瘤诊断标准:
1.局限性:①多无症状,偶有胸痛;②x线检查胸膜上有圆形或椭圆形块状阴影;③胸膜活检有瘤细胞。
2.弥漫性:①部分患者有长期石棉接触史;②有胸闷、气短和剧烈胸痛;③x线检查见波浪状胸膜增厚阴影,部分病人并发大量胸水或血胸;④胸膜活检阳性,胸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查有瘤细胞。
体征:
本病可分成两种临床类型。
1.局限型胸膜间皮瘤:
局限型起病隐匿,早期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钝性胸痛、咳嗽和气急、杵状指、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等。体征大多无异常。肿瘤较大者,x线表现孤立性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有时可呈分叶状。
2.弥漫型胸膜间皮瘤:
弥漫型常有胸痛和进行性气急。胸痛较剧,呈持续性,一般镇痛剂难以缓解。若病变位于膈胸膜,则有同侧肩胛区或上腹部疼痛。位于纵隔胸膜,则可有胸骨后胀痛。如病变广泛且伴有大量胸液,患者呼吸短促,频率增加。此外,可有干咳、低热、体重减轻等症状。患者胸廓活动受限,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x线表现为凹凸不平波浪状或驼峰状密度增高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呈大片浓密阴影,纵隔向健侧移位,胸液吸收后患侧胸廓可收缩凹陷。
鉴别诊断:
胸膜间皮瘤应与包裹性胸腔积液、转移性癌性胸腔积液、周围型肺癌等相鉴别。必要时可作下列检查。行人工气胸后作切线投射x线摄影可见壁层胸膜上凹凸不平的结节样阴影,可与一般炎症后的胸膜增厚相区分;有大量胸液时,可抽液作脱落细胞检查和透明质酸测定;必要时在x线或b型超声引导下定位作针刺胸膜活检。若选位得当,阳性率可达50%—60;胸腔镜检查,可直接窥见结节形态,并直接钳取瘤组织,阳性率可达80%—90%;纤支镜作胸腔检查,可环视肺尖、肺底和肺根部的纵隔胸膜,方法简便、安全,阳性率亦高;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可确定胸膜增厚的程度和病变累及的范围,并可鉴别胸膜病变和周围型肺癌。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局限性胸膜间皮瘤手术切除,症状消失,恶化者观察5年无复发。
2.完全缓解:肿块及症状消失,且维持1个月以上。
3.部分缓解:病变缩小≥50%,症状减轻,维持1个月以上。
治疗:
局限型胸膜间皮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弥漫型间皮瘤伴大量积液或纵隔转移时,可抽尽胸水,注入氮芥、丝裂霉素、硝卡芥(消瘤芥)或顺铂等,可延缓胸水的增长。有报道阿霉素加激素治疗效果较佳。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