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 xinghongre )

猩红热症状_猩红热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丹痧
,
烂喉丹痧
,
烂喉痧
,
疫喉痧

下面是关于猩红热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病因:
本病的发生缘于外感温毒时行疠气之邪。
病机:
病机要点是为邪犯肺胃,外透肌表,内燔营血,伤阴耗血。病位主要在肺、胃。病性属热。
诊断:
本病病位虽在肺胃,而邪毒深伏营血,化火最速,一经发热极易内传营血,气营两燔为常见症状。若正气充盛,疹畅邪出,病势减轻为轻症。若邪热凶险,患儿体弱,毒无以发,则内陷心营,化火生风而成重症。
1.邪侵肺卫
主证:发热骤起,头痛畏寒,灼热无汗,咽部红肿疼痛,吞咽痛甚,皮肤潮红,隐见细小红点,舌红苔薄白,脉浮数有力。
分析:本证为邪毒初犯,病在肺胃所致。疫毒内蕴,循经熏灼,故见咽喉肿痛。邪毒由里外达,故见皮疹隐现。舌红,脉浮数为邪在肺卫之象。
2.邪入气营
主证:高热,烦躁口渴,咽喉红肿疼痛,甚则溃烂,皮疹密布,猩红若丹,弥漫全身,压之退色,便干尿黄,或见神昏谵语,舌绛起刺,苔剥,脉数有力。
分析:本证为热毒化火,邪入气营所致。毒血瘀结上焦,上攻咽喉,故见咽喉红肿腐烂。邪热化火,内逼营血,故见皮疹密布。毒邪炽盛,内陷心肝,则见烦躁神昏。
3.疹后阴伤
主证:身热渐退,皮疹渐消,继则脱屑退皮,咽喉赤烂疼痛渐减,午后低热,唇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本证为壮热已除,余毒留连所致。余热未清,损耗阴津,故见午后低热。疹后肺胃阴津损耗,故见唇干口燥,舌红少津。
类证:
1.麻疹:初起有咳嗽、喷嚏、流涕、羞明、流泪等症,口腔颊粘膜近臼齿处有 “麻疹粘膜斑”,皮疹多在发热3~4天出现,疹退脱屑后留有色素沉着,白细胞总数减少,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目几乎相等,鼻、咽、眼分泌物涂片染色可见脱落上皮巨核细胞。
2.风疹:以低热。咳嗽、全身皮疹、耳后和枕后臖核肿大为主要特征,皮疹1~2天消退,无脱皮,无咽痛而腐,无莓样苔及面部充血潮红而唇周苍白现象。
3.乳蛾:亦有发热,咽喉肿痛而腐,但无全身皮疹及面部充血潮红而唇周苍白,无杨莓样苔等症。
4.白喉:咽喉肿红且出现白膜不易剥出,皮肤不出现弥漫性红色疹点,常有声嘶。音哑、呼吸困难等症。
治疗:
本病为疫疠时邪燔灼营血致病,故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护津为总则。初起以清热解毒,宣透达邪为主。邪入气管则宜清营凉血,泄火解毒。恢复期当以养阴生津为要。
一、辨证选方
1.邪侵肺卫
治法:辛凉清透,解毒利咽。
方药:解肌透疹汤加减。银花、连翘、牛蒡子、菊花各10g、薄荷、荆芥、射干各6g,浮萍、蝉衣各5g。咽喉痛甚者加山豆根、桔梗;皮疹出现加紫草、大青叶。2.邪入气营
治法:清气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生石膏20g(先煎),生地、丹皮、知母各12g,连翘、黄芩、玄参各10g,黄连、甘草各5g。壮热不退加寒水石、柴胡、烦躁不安加山栀、竹叶;口渴欲饮加花粉、芦根。
3.疹后阴伤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润喉。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各12g,石斛、花粉、白芍各10g,甘草6g。低热不退加丹皮、地骨皮;口烦渴甚加芦根、玄参。
二、专方验方
1.石青合剂:生石膏1800g,大青叶900g,生甘草240g。上药水煎后去渣,浓缩至450ml.再加糖浆150ml。每日服30~60ml,分3次服。用于猩红热之热入营血,毒热炽盛者。
2.凉血解毒汤:生石膏20g,知母9g,芦根25g,丹皮10g,玄参9g,生地9g,牛蒡子6g,桔梗6g,焦栀子6g,绿豆衣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于猩红热毒热炽盛者。
3.甘桔汤:桔梗9g,天花粉9g,连翘9g,地骨皮9g,麦冬6g,大青叶6g,锦灯笼6g,蝉蜕3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猩红热后期疱疹消退,身热咽痛减轻,皮肤脱屑,身有微热者。4.化斑汤:人参3g,知母3g,石膏末12g,甘草1.5g,粳米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猩红热后期余热未退,气阴已伤者。
中药:
1.透表回春丸:具有清热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猩红热初起,咽喉肿痛,皮疹隐现者。1~3岁每服1/3丸,3~6岁每服1/2丸,6岁以上每服1丸,日服2~3次。
2.紫草丸: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功效。用于猩红热邪入气营:高热不退,疹出较甚者。1~3岁每服1/3丸,3~6岁每服1/2丸,6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3次。
3.小儿痧疹金丸:具有疏风清热,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猩红热邪热客于肺卫者。1~3岁每服1/3丸,3~6岁每服1/2丸,6岁以上每服1丸,每日2次。
4.小儿清热散:具有清热镇惊熄风之功效。治疗猩红热属邪热炽盛,热甚动风之证。1~3岁每服0.3g,3~6岁每服0.5g,6岁以上每服0.6g,每日2~3次。
针灸:
取大椎、曲池、合谷、尺泽、委中为主穴,配以少商、太冲、阴陵泉。尺泽用毫针刺,不留针,委中以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泻法,不留针,每日1次。用于热毒壅盛,高热不退者。
推拿:
开天门、运太阳、推坎宫、清天河水、清肺经、揉小天心、推四横纹、清板门,用于邪犯肺胃,病尚在表者;清天河水、退六腑、分手阴阳、拿曲池、掐合谷、揉阳池、清板门,用于毒蕴营血者。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