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凝聚皮下:( tanhuoningjupixia )

痰火凝聚皮下症状_痰火凝聚皮下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颈淋巴结结核
,
颈淋巴结慢性炎症

下面是关于痰火凝聚皮下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系肺肾阴虚,肝气久郁、痰火内灼,炼液为痰,痰火凝结于少阴、阳明之络,起病缓慢,缠绵难痊。
病机:
本证系肺肾阴虚,肝气久郁、痰火内灼,炼液为痰,痰火凝结于少阴、阳明之络,起病缓慢,缠绵难痊。
治疗:
治疗法则:  疏肝养血,解郁化痰。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清肝化痰丸加减:生地12克、丹皮10克、海藻12克、贝母10
克、柴胡6克、昆布12克、海带12克、夏枯草15克、僵蚕l0克、连翘10克、栀子
10克。
(2)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柴胡10克、白芍12克、当归l0克、白术l0克、茯苓
12克、姜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生姜3片、薄荷6克。两方适用于肝郁化
火,伤脾生痰,瘰疬结核尚未酿脓化腐期。以上方药,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毫升,每日2次,温服。
2.加减变化:如食欲不振,腹胀纳呆,加党参、山药、砂仁、鸡内金、六神曲等,健脾和胃。内脓已成未溃,局部皮色转暗,皮肤微热,按之应指,加黄芪、川芎、炮甲珠、皂角刺以托毒透脓。溃后日久不愈,出现低热、盗汗、咳嗽、头晕、乏力、形体消瘦等虚损证象,按劳瘵论治。不论已溃未溃,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小金丹等成药均可配合服用。
(二)外敷药物:
瘰疬有初期、成脓、溃后三个阶段,治法亦各有不同。
1.初期:治宜消散。若病情进展较快,有阳毒证候者,外敷铁箍膏,如意金黄膏。1日1换。皮色不变者,可选用消核膏、阳和解凝膏、回阳玉龙膏等,掺黑退消。5~7日1换。
2.脓肿期:治宜箍毒决脓。外敷冲和膏或千捶膏,1日l换。内脓已成时,应以火
针决脓或切开排脓。
3.破溃期:治宜提脓祛腐、蚀管、生肌、敛疮。溃后腐肉未脱,可选用白降丹、红升丹、五五丹、七三丹、八二丹、九一丹、奔江丹等蚀核、提脓、祛腐,如有瘘管形成,可选用以上药物做成药线插入瘘管内,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待瘘管蚀脱,脓腐祛净,方可改用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红亩掺生肌散贴敷。每日或隔日换药。疮口因核脱或腐去而呈空壳者,视脓净红活疮面时,从四周向中心加垫压迫,促其皮肉粘连,以利愈合。
(三)针挑疗法:通治各类瘰疬,不论未溃已溃。于患者脊椎骨两旁6厘米范围内,上至肩胛骨,下至腰椎尽处,用手指由下而上轻擦皮肤,出现的小红点——米粒大瘀血点,为针挑处,常规消毒后用针挑起表皮(越浅越好)用手术刀割断,呈5~7毫米横伤口,再用针慢慢挑断纤维,以挑去皮肤层至肌肉为度,约米粒大伤口,搽净伤口,用消毒纱布敷贴,每次挑3~7处,10日挑1次。每次另找新红点针挑。
(四)发泡疗法:通治各类瘰疬不论未溃巳溃。取10×10厘米胶布1块,中央剪成
2.5厘米直径的圆洞,将洞对准光明穴(左病右取,右病左取),贴牢后将大蒜5克,捣成泥状,敷于穴上,用消毒纱布包扎,约1小时许,感痒痛即取下,可见l枚或数枚大小不等的水泡,并逐渐增大,待其破溃后敷以炉甘石粉。发泡穴位淌黄水和沾液较多者,疗效更为理想。
施治要点:
(一)本证系痰火凝聚为患,痰生于虚,火生于郁,早期结核累累,肿结深硬,尚无明显肺肾阴虚症候出现,治疗重点在于疏肝养血,解郁化痰,以期肝气条达,脾得健运,痰化而结消。若结核脓成,不能内消,又当合以透脓散,在疏肝解郁的同时兼以托毒透脓。
(二)本候本虚而标实,虽早期化痰破坚,不可过用克伐。如出现纳呆食少等脾失健运之证,又当兼顾脾胃,使生化有源,脾健而运,金得土生。
(三)后期久溃不愈,出现虚劳证候,按劳瘵论治。
(四)本候外治疗法为不可缺少之手段,应结合结核局部变化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初起宜消散,脓成宜切排,溃后宜祛腐,瘘管形成当蚀管。生肌收敛药必俟脓腐脱净后方可运用,否则收敛过早,每易复发。
(五)饮食调理、劳逸适度、适当节制房事,对本病预后至关重要,应向患者进行反复宣教。
中药:
1.初期:如意金黄膏。1日1换。皮色不变者,可选用消核膏、阳和解凝膏、回阳玉龙膏等,掺黑退消。5~7日1换。
2.脓肿期:外敷冲和膏或千捶膏,1日l换。
3.破溃期:可选用白降丹、红升丹、五五丹、七三丹、八二丹、九一丹、奔江丹等蚀核、提脓、祛腐,如有瘘管形成,可选用以上药物做成药线插入瘘管内,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待瘘管蚀脱,脓腐祛净,方可改用生肌白玉膏、生肌玉红膏掺生肌散贴敷。每日或隔日换药。
针灸:
1.针剂:取穴外关、天井、翳风、足临泣。均用泻法。
2.灸法:①艾炷灸:直接灸者,以艾炷直接灸结核顶部,每次1~5壮,每日或
隔日1次。间接灸者,隔姜或隔蒜于结核顶部施灸。每次1~5壮,每日或隔日1次。②艾条灸:以雄黄、百部、夏枯草、乳香、 没药、 大戟、精制樟脑各10克,研细末,拌艾绒120克,制成艾条,于结核处、百劳、膏盲、肺俞、曲池、足三里各灸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③起泡灸:无论未溃、已溃均可灸之。用当门子0.15~0.3克,与艾绒混合做成枣核大3团,于患侧曲泉穴(经外奇穴,相当于天井与小海穴呈斜线的折中点)直接灸,至第3壮将燃尽时,以手按其灰,然后用普通黑膏药贴固,听其自然溃烂、自愈灸1次即可。④麝雄药线灸:不论未溃、已溃均可灸之。药线制备:麝香60克、雄黄180克、蟾蜍15克,共为细末,麻线(如捺鞋底线索样粗细)500克,折成约2.5厘米长,1厘米粗80扎。取活蟾蜍80个,将每扎麻线塞入蟾蜍口内含之,以弯三角针自蟾蜍鼻穿入,缝住线扎之一部,自下颌软组织刺出,并作结防止线扎吞入或吐出。再将蟾蜍后腿系住倒悬2~3小时,令麻线湿透后取出,解散绕在长方木块上,趁湿取下,置磁平盘内,将备好药末倾入拌匀,使药末附于麻线上,置盘中阴干,于玻璃试管内密封备用。用法:将麝雄药线一端在灯火上燃着如香头大一点,向肿大结核周围灸疗三圈,(溃烂者,围绕边缘皮肤灸疗),若与皮肤接触熄灭,燃后再灸疗。
3、火针疗法:将火针烧红后,于结核处刺入,深达肿核中心为度。每一核刺3~
5针,每次刺1~2个肿核。出针后以无菌纱布敷贴,胶布固定,隔日1次。亦可于火针后顺针孔插入祛腐药线,以黑药膏外贴。
4、截根疗法:是利用锋利的三棱针刺入一定的穴位,并作反复划拨的一种治疗方
法。适用于各种瘰疬。取穴:肺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七对穴位中每次取穴1~2对,轮番使用。操作方法:令患者取低头俯式坐位,在背部拟刺穴位作常规消毒,以0.5%普鲁卡因局麻,用速剂法将针刺入皮下5~8毫米直达浅筋膜(有抵抗感),针尖在筋膜上作左右或上下划拨3~5次,以划断少许筋膜纤维为目的,出针,盖以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1次。20次为l疗程,隔3~7天再进行一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