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阴蛔厥:( jueyinchongjue )

厥阴蛔厥症状_厥阴蛔厥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胆道蛔虫
,
蛔虫性肠梗阻
,
胆道鞭毛虫病

下面是关于厥阴蛔厥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小儿较成人多发。乃素有蛔虫病,误治或治疗不当,或因饮食不节,使肠道内环境改变,不利于蛔虫寄生,致蛔虫扰动上行,进入胆道,使气机阻滞,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或因蛔虫结聚成团,壅塞肠道,气机不通而成。
病机:
本证为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小儿较成人多发。乃素有蛔虫病,误治或治疗不当,或因饮食不节,使肠道内环境改变,不利于蛔虫寄生,致蛔虫扰动上行,进入胆道,使气机阻滞,阴阳气不相顺接而致。或因蛔虫结聚成团,壅塞肠道,气机不通而成。本证为寒热错杂,胃热肠寒证。
治疗:
治疗法则: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施治方法:
(一)内服药物
1.基本方药:(1)乌梅丸:乌梅(醋渍)30克、细辛4.5克、干姜10克、黄连6克、当归10克、熟附片10克、桂枝10克、党参10克、黄柏10克、蜀椒6克。本方适用于腹痛剧烈,甚则手足厥冷者。
(2)胆道驱蛔汤:乌梅15克、苦楝根皮15克、槟榔12克、使君子15克、广木香12克、蜀椒6克、细辛3克、干姜6克、大黄10克。本方驱蛔作用较强,可在腹痛缓解后的排虫治疗中使用。
2.加减变化:腹部绞痛者加广木香10克、川楝子12克:大便秘结者加枳实10克、
大黄10克、青皮10克;寒不甚者去干姜、熟附片;大便溏者去大黄;若兼有食积气滞者加槟榔10克、枳壳10克、砂仁6克、鸡内金10克,厚朴10克;若见往来寒热,右上腹有压痛者加柴胡l2克、黄芩10克,蒲公英30克;若又见目黄小便黄者加茵陈30克,生栀子l2克、芒硝10克:若病者呕吐,不大便,腹脓满痛,加大黄12克、芒硝12克、枳实10克、厚朴12充、莱菔子l5克。
上方每日1~2剂,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服用,服药后半小时左右可再配合服用食醋50毫升或硫酸镁20克。亦可将食醋兑入药汁中同服。
3.其它方药:由于乌梅丸驱蛔效果较差,每在腹痛缓解后,选用下列驱蛔方药以排虫。
(1)使君子:成人每次服10克,小儿按每岁用量为1克计算,总虽不超过10克(每1克约相当于2颗使君子)。炒香后服用,每日1次,连用2日。
(2)驱蛔汤:胡黄连5克、使君肉l0克、乌梅l5克、雷丸10克、槟榔15克、鹤虱10克、蜀椒2.5克。水煎取汁200毫升,于清晨空腹顿服,连用2天。服药2小时后,可再用硫酸镁25克加水冲服,以助蛔虫排出。小儿剂量酌减。
(3)苦楝根皮:按每公斤体重用4克计算,水煎取汁200毫升,加入红糖适量,清晨空腹顿服,连用2天。
(二)外敷药物:若腹痛腹胀且有呕吐者,可用食盐(粗盐为佳)500克,加入食醋
50~100毫升,炒热后布包,令病人仰卧,置于腹部热敷,冷后再炒热,如是反复进行。每次30分钟,每日3~4次。
(二)饮食疗法;本证发作时,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忌食油腻厚味及煎炒食物。施治要点:
(一)本证腹痛剧烈,由痛而致厥,因而治疗上要以止痛为先。宜内服药与针刺、穴位注射法同用,以期迅速止痛。乌梅丸宜作汤用,加入大黄、芒硝收效更捷。
(二)本证之本虽在蛔虫内扰,但在疼痛发作之时,禁用驱虫疗法。因其可使蛔虫躁动,加重蛔厥。只有待腹痛缓解,厥愈足温后方议驱虫之法。
(三)本证若迁延时间较长,致蛔虫阻于胆道,胆汁外溢而见发黄者,方中加入茵陈效果常佳。若腹胀痛,不大便,呕吐,甚则无矢气为虫团阻于肠道成实者,可用乌梅丸与大承气汤加莱菔子、桃仁、赤芍交替使用。
(四)本证所列驱虫诸方,泻下作用均弱,可于服驱蛔方后2小时,再服用芒硝或番
泻叶则排虫效果更好。
针灸:
1.针刺取穴:迎香、四白、鸠尾、中脘、足三里、阳陵泉、太冲。方法是迎香透
四白,反复提插捻转,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2~3次,常可使疼痛获得缓解。若加用电针则奏效更快,作用持续也较久。
2.穴位注射:阿托品0.5毫克,双足三里穴注射,每日1~2次.
3.拔罐:在腹痛部位对应的背部或腹痛局部拔罐。每日2次。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