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化燥伤络便血:( shirehuazaoshangluobianxue )

别名:
肠伤寒
,
副伤寒

下面是关于湿热化燥伤络便血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证多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蕴蒸日久,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大肠血络而迫血下行所致。
病机:
本证多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蕴蒸日久,湿邪化燥,热邪化火,侵入血分,损伤大肠血络而迫血下行所致。初便鲜血病清属实,便血不止则病情属虚。实者血分热毒炽盛;虚者则气随血脱,进而导致阳气暴脱。病变部位在大肠,是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危急重症。
治疗:
治疗法则:  凉血解毒止血或益气固脱。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1)犀角地黄汤加味:丹皮12克、犀角10克(或3克剉末冲服),干地黄30克、生白芍12克、槐花10克、地榆炭12克。本方适宜于热伤肠络,便下鲜血之候。
(2)黄土汤:灶心黄土250克(煎水澄清取汁煎药),干地黄15克、白术12克、炮附子l0克、黄芩10克、阿胶12克(另包烊化),炙甘草10克。本方适宜于元气回复、危象解除后、而见脾胃虚寒、阴血亏虚之面色晄白、四肢欠温、少量便血、舌淡无华之侯。
以上方药。水适量,煎取汁200~300毫升,分2次服,每白1~2剂。
(3)独参汤:人参60克(去芦)、大枣5枚、水100毫升,煮取50毫升,细呷之。
本方适宜于因便血不止而致阳气暴脱之侯。
2.加减变化:若热毒重而热势高者,可在方(1)中加大青叶12克、知母15克;若
出血显著者,可加紫珠草12克、棕桐炭12克,侧柏12克;气虚者,可在方(3)中加党参15克;胃纳差者,方(2)中阿胶可改用蛤蚧炒。
施治要点:
(一)本证若便血原因系热毒所致,在治疗时应清热解毒与止血并用,热不除则血不易止,决不可单纯使用止血之剂。
(二)本证因大量出血,病情变化较快,应密切注意病情变化而随证处万,同时可配合西药处理(如注射止血针剂、输液,或输血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等),有时单凭一方一法,常常难以奏效。
(三)在血止以后,使用黄土汤应适可而止,因其性偏温,以防久用助热,复有便血之弊。
针灸:
1.针刺,承山、复溜、太冲、太白、劳宫等穴,用补法,每日2~3次。
2.艾灸:承山、太冲、太白或脊中对脐一穴,每次3~5壮。适宜于便血不止,而见气脱之危象患者。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