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jiechuang )
别名:
大疥
,
马疥
,
水疥
,
干疥
,
湿疥
,
疥疮
,
虫疥
,
脓窝疥
下面是关于疥疮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以指缝、腕、肘窝、脐周、阴股部等处皮肤发生疮疹,夜间痒甚,可找到疥虫为主要表现的传染性皮肤疾病。有干、湿、虫、砂、脓疥之分。 疥疮是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常在集体生活中流行。 |
病因: |
本病由于直接接触疥疮患者,或使用病人用过未经消毒的衣服、被席、用具等,由疥虫传染而得。或由疥虫寄生的动物传染所得。患病之后,多伴有风湿热邪郁于肌肤之证候。 |
病机: |
疥疮是因疥虫侵袭皮肤所致。 |
诊断: |
疥疮发生于皮肤皱折部位,如指缝及腕肘关节的屈侧、腋窝前缘、下腹、外阴等处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或水疱,并可见到隧道,疥虫常藏于隧道一端,多在指缝和腕屈面。不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则全身遍布抓痕、痂、黑色斑点,甚至引起脓疱。自觉奇痒,遇热及夜晚更甚。若用针头将新发的水疱挑破轻刮一下,或将隧道一端的灰白色小点拔开后挑取,可见疥虫。 |
类证: |
1.风瘙痒:无原发皮损,多为抓痕、血痂和脱屑。 2.湿疮:为多形性损害,对称分布,反复发作,无传染接触史。 3,风土疮:丘疹样风团,散在性分布,以躯干、四肢为多。 4.虱病:皮损以抓痕为主,指缝问无破损,可找到虱和虫卵。 |
治疗: |
(一)辨证论治: 一般不需内服,若继发感染者,宜疏风清热利湿,用消风散(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石膏、甘草、木通)合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栀子、黄柏)加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1.肌肤风热证:皮肤水疱少,丘疮疹多,壁厚液少,抓破干痂,瘙痒不已,久则皮肤干糙肥厚,舌红,苔薄,脉浮或滑。疏风清热润燥。消风散加减。 2.湿热毒蕴证:皮肤水疱多,丘疱疹泛发,壁薄液多,破流脂水,浸淫湿烂,或脓疱叠起,或起红丝、臖核肿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解毒。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3.虫毒结聚证:阴茎、阴囊发生孤立的褐红色硬节,时时作痒,久难消散,舌淡红,苔白,脉滑。杀虫解毒。芦苔丸加减。 (二)外治及其他治疗: 1.大枫子肉500g熬油,研为糊,涂患处。10%百部配(百部、白酒)及雄黄膏(雄黄、氧化锌、凡士林),外搽。 2.《外台秘要》曾记载晋代葛洪治疥疮方:"石硫黄无多少,研粉,以麻油或涂摩之",此法至今仍在应用。目前临床常用5%~20%的硫黄软膏,小孩用5%~20%,成人用10%~20%,若患者病史长,可用20%,但浓度不宜过高,否则易产生皮炎。亦可外搽一扫光或雄黄膏。 涂药方法:先以花椒9g,地肤子80g,煎汤外洗。一般先擦好发部位,再涂全身。每天早晚各涂1次,连续3次。第4天洗澡,换洗衣被,此为1个疗程。一般治1~2个疗程即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