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病:( longxianchongbing )

龙线虫病症状_龙线虫病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龙线虫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龙线虫病是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引起,该虫又称几内亚虫(guinea worm)或麦地那虫(medina worm),寄生于人体结缔组织和皮下组织。
病因:
雌虫长70—80mm,寄生在皮下组织,并引起溃疡,当人接触水时,虫头即可自溃疡内伸出,释出大量幼虫入水,幼虫被水中的剑水蚤吞食后,在适宜水温中于体内蜕皮2次,即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在流行区供水的露天水塘、贮水槽、阶梯式水井中,常有剑水蚤。当地居民取水时,常赤裸腿脚浸入水中,雌虫由下肢溃疡处伸出、释出幼虫,水中剑水蚤被感染。人饮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的生水后可受染。在干旱季节井塘中水量减少,剑水蚤大量集中,较雨季时井塘水满时感染机会更多。在印度、西南亚等地居民,遵照宗教传统习俗,在进行洗礼、沐浴、漱口时,也易感染,且可重复感染。
地区:
本病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但、阿富汗、伊朗、埃及、苏丹、乍得、乌干达、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上沃尔特、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利亚、喀麦隆、红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及前苏联东南部等。
发病机理:
当人喝生水时,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随饮水入胃,在十二指肠内被消化后,幼虫穿出小肠壁,经过淋巴系统到达腹膜后疏松结缔组织,经8—12个月发育为成虫,移往皮下。含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有时也可随水侵入阴道而感染,但此种感染方式少见。
诊断依据:
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在皮下看到或扪及弯曲的虫体,在皮肤肢溃处见虫头或部分虫体已露出皮外,即可确诊。
病史:
本病潜伏期8—12个月。
体征:
幼虫在穿过肠道粘膜,移行至深部体腔组织进行发育时,无明显病理变化,也无临床症状。当受孕雌虫开始移行至皮下时.即出现变态反应,包括全身荨麻疹、发热、红斑、瘙痒、气喘、呼吸困难、眩晕、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在虫体头部附近处的皮肤发生局部损害,成虫可在下肢或背、颈部皮下出现,尤以小腿及足部为最多。皮损初为红色、瘙痒的丘疹,数小时后形成水疱,内含混浊或黄色血清样液体,液内多为嗜酸粒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井有较多幼虫。水疱破裂后,液体流出,全身症状缓解,皮肤红肿糜烂形成表浅溃疡。虫头可自溃疡处伸出,释出幼虫。虫头露出的溃疡周围组织红肿变硬并有压痛,即使无继发感染,行动每感困难。继发感染可引起脓肿、蜂窝织炎、关节炎、滑膜炎、附睾炎、睾丸炎,并可形成慢性溃疡或疹管等。有的未能发育成熟或在人体移行过程中虫体可被吸收或部分钙化。虫体如在组织内破裂,则可引起脓肿或蜂窝织炎,常有全身症状,并可导致纤维性关节强硬或肌腥挛缩。成虫偶可侵人心包、硬膜外及眼结膜,产生脓肿。
影响诊断:
x线检查可见组织中钙化虫体。
免疫学:
对隐性感染者可试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组织学检验:
在溃疡处取渗出液或冲洗出深部脓液,有时可查见幼虫。
治疗:
治疗药物有:
①尼立达唑(硝唑咪):每天25mg/kg,分2次口服,连续10d。服药后再用牵引法易抽出成虫。②噻苯达唑(噻苯咪唑):每天50mg/kg,分2次服,连续3d。重症者隔1周可重复治疗。③甲硝唑:每天400mg,2次分服,连续10—20d。④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每天800mg,4次分服,连续6d,可重复治疗。⑤疑有感染未显症状者。可服大剂量乙胺嗪(海群生),有预防作用。
一般变态反应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或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水疱局部可用2.5%氢可的松乳膏涂擦。传统的成虫牵引法目前在印度、西南亚各地仍被采用,即在患部经湿冷敷后,将虫体缠绕于小棍上,慢慢缠抽。如不慎将虫体断裂,可引起严重炎症。成虫在皮下已能查见者,局麻后可行手术摘出。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