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初疮:( jiehexingchuchuang )
下面是关于结核性初疮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本症系皮肤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致的皮肤结核,多见于儿童,但亦可发生于成人。本病很少见。其病程缓慢,愈后遗留萎缩瘢痕。本病好发部位为颜面及四肢,大约有1/3的患者发生于粘膜,部分患者可并发结节性红斑、皮肤粟粒结核、丘疹坏死性结核疹、瘰疬性苔藓等。 |
病因: |
结核菌多通过皮肤轻微外伤直接接种于皮肤。 |
人群: |
多见于儿童,但亦可发生于成人。 |
病理: |
早期为中性白细胞反应,伴有坏死区,有大量结核杆菌。2周后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占多数。发病3~6周后,出现上皮细胞和巨细胞,干酪样坏死渐次减少,结核杆菌亦明显减少。此时结核菌素试验由阴性转变为阳性。 |
诊断依据: |
临床诊断 1.皮损初为一红褐色丘疹,以后发展为硬结,溃破后形成溃疡,并伴有淋巴结溃疡。 2.早期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溃疡数周后,结核菌素试验由阴转阳。 3.以往无结核病史。 |
病史: |
患者无结核病史。对结核杆菌未获得性免疫。 |
体征: |
(一)症状 1.初发为褐红色丘疹,以后渐发展为硬节或斑块,溃破后形成溃疡,溃疡边缘穿凿不整,基底有肉芽形成,无自觉症状。 2.经3~6周或数月,附近淋巴结肿大,并可发生干酪样坏死而形成脓疡,最后破溃形成瘘管,此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3.常发生在儿童的面部和四肢,亦可见于粘膜,偶有成人发生者。在皮肤损害及淋巴结的溃疡处检查结核杆菌,容易找到。 (二)体征 溃疡边缘呈潜行性,淋巴结肿大。 |
实验室诊断: |
在皮肤损害及淋巴结的溃疡处可检查到结核杆菌。 白细胞计数、结核菌素试验。 |
鉴别诊断: |
1.梅毒性硬下疳:有性病接触史,多发生于外生殖器部,梅毒血清反应阳性,损害表面可查到梅毒螺旋体。 2.孢子丝菌病:淋巴结常不肿大,损害多成串发生,可培养出孢子丝菌。 |
治疗: |
发生于儿童颜面者,局部治疗时要尽量减少创面,防止愈后疤痕增大而影响美观。部分患者可并发其它皮肤结核病,治疗要全面进行。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适当安排休息、活动和劳动,合理的营养等。 2.抗结核药类:①链霉素,成人每日肌注1.0k。连用1~3月。②异烟肼,每日3~6mg/kg,成人日肌注300mg,至临床痊愈后2个月为止。③对氨水杨酸,成人每日8~12g,分4次服用,1疗程总量为600~1000g。④利福平,每日口服600mg,有肝、胆疾患的病人忌用。⑤乙胺丁醇,每日15mg/kg。⑥异烟腙,为异烟肼的衍生物,成人0.25~0.5g每日3次,1疗程总量为150~200g。链霉素、异烟肼为一线药物,常与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可缩短疔程及延迟抗药性。 3.维生素类:口服维生素b6、维生素b1等。 二、局部治疗 1.局部外用抗痨药物:应用异烟肼粉末或0.5%~1.0%异烟肼软膏,或15%~20%对氨水杨酸软膏,1%链霉素外敷等。 2.药物腐蚀:如5%~20%焦性没食子酸软膏对结核病变组织有破坏作用,先从5%开始,逐渐加大浓度。此外有用纯碳酸、三氯醋酸、乳酸、硝酸银棒等将损害腐蚀、烧灼。 3.局部病灶注射:有用链霉素(每次0.2~0.4g)加2%利多卡因液混合局部病灶注射,每4~6日1次,亦有用2%利多卡因加异烟肼病灶周围注射有效。 4.外科手术疗法:用于较小的限局孤立性病损。可应用外科手术将损害完全切除,以免复发。但必须注意,一定要在损害外0.5cm的正常皮肤处切开,深度宜切至肌膜。 三、物理疗法 1.x线照射:可促进结核组织的吸收,使肥厚增殖性损害变平,促进溃疡愈合,并可使疤痕疙瘩软化。 2.紫外线治疔:紫外线及日光浴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对结核杆菌的易感性,促进局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增强神经系统的作用和改变新陈代谢过程,从而促进结核组织的吸收。 3.用锌离子或链霉素直流电药物导入。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