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层下脓疱病:( jiaocengxianongpaobing )

角层下脓疱病症状_角层下脓疱病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Sneddon-Wilkinson病

下面是关于角层下脓疱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角层下脓疱病(subcorneal pustular dermatosis),又称sneddon-wilkinson病,为一种慢性良性复发性无菌性角层下脓疱性皮肤病。好发于中年妇女。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的浅表性脓疱,成群分布于红斑基底上,或初起小疱,很快变成脓疱。好发部位是腹股沟、腋、乳房、下腹及肢体近端的皱褶部。病理学特点为角层下脓疱。
病因:
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有学者认为与感染病灶、金属过敏、精神创伤或内分泌功能障碍有关。
人群:
多见于中年妇女,女:男为4:1,偶见于儿童。
病理:
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和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继之角层向上凸起,其下形成脓疱,疱内充满中性粒细胞。有些病例,在脓疱基底部可见少数棘突松解细胞及其下轻度海绵形成,惟出现较晚。电镜下见粒细胞的胞膜溶解产生角层下裂隙,白细胞聚积,导致脓疱形成。
诊断依据:
根据浅表性脓疱及水疱,好发于皱褶和肢体屈侧部位,分布对称,呈环形或多环形,全身情况良好,病理示角层下脓疱,即可确诊。
1.组织病理为角层下脓疱,疱内充满中性粒细胞,疱液培养无细菌,全身情况良好。
2.临床诊断为身体皱褶部和屈侧有对称分布的表浅小脓疮。
发病:
发作与缓解交替,间隔数日或数周,可迁延多年甚至20年。
体征:
临床表现
1.症状:多见于中年妇女,女:男为4:1,偶见于儿童。好发于腋窝、乳房下、腹股沟、下腹及四肢近端,不侵犯面部和粘膜。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浅表脓疱、壁松弛,有时脓疱上部澄清,下部混浊,成群或散在发生于红斑基础上,可排列成环状,呈匐行性发展,分布对称,伴瘙痒,数日后,破裂或干燥成表浅结痂或片状鳞屑,愈后遗留色素沉着。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
2.体征:身体皱褶部和屈侧有对称分布的表浅小脓疱。
鉴别诊断:
应与疱疹样皮炎及疱疹样脓疱病鉴别。
治疗:
1.氨苯砜(dds),每次50mg,每日服2~3次,见效比疮疹样皮炎慢,但大部分患者可得到控制,以后减量维持,常需继续服药数月甚至数年。
2.磺胺类药也有一定疗效。如复方新诺明,2片/次,3次/日,口服。
3.银屑灵:50mg/日口服。
4.硫唑嘌呤、雷公藤或甲砜霉素亦可酌情试用。
5.皮质类固醇激素效果较差。
6.uvb(中波紫外线)治疗:每次照射前全身涂矿物油,照射剂量逐渐增加,每周3次。
7.局部可外用硼酸扑粉或皮质激素制剂或焦油类制剂等。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