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liji )
别名:
细菌性痢疾
下面是关于痢疾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下脓血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类疾病。 |
病机: |
痢疾是因疫毒壅滞肠间,阻遏气机,损伤肠络所致。 |
类证: |
1.暑温:亦好发于夏季,但以发热、项强、头痛、呕吐为主要表现,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等。 2.奇恒痢:起病一般较缓慢,腹痛多在右侧,里急后重轻,大便如果酱样,腐臭,镜检可发现夏科~雷登氏结晶体/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3.大瘕泄,病程长,乙状结肠镜检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及粘膜松脆易出皿,反复检查大便无痢疾杆菌发现。 4,小肠瘅,多发于青少年,里急后重不明显,突然血便,大便镜检见大量红细胞,大便培养无痢疾杆菌。 |
治疗: |
(一)辨证论治: 1.肠道湿热证:多见于暴痢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杂下如脓血,每日数次或数十次,口渴,尿黄,肛门灼热,或伴发热、烦躁,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清热化湿、清肠止痢。芍药汤或葛根芩连汤加减。若伴恶心欲吐,脘腹痞闷者,可用王氏连朴饮加减。 2.肠道寒湿证:多见于暴痢中,腹痛下痢,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里急后重,脘腹胀痞,口粘不渴。舌苔白腻或白腐,脉濡缓。温化寒湿,胃苓汤加减。若兼表证而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者,可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3。热毒蕴肠证:多见于暴痢或疫毒痢中,发病急骤,腹痛较剧,便下脓血,赤多白少或纯下鲜血,壮热烦渴,舌绛苔黄腻。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头翁汤加减。若腹痛拒按,兼挟积滞,脉象沉实者,可用积实导滞丸加减。 4.疫毒内闭证:多见于疫毒痢中,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痢下赤白,数次而止,或腹胀如鼓,气急喘促,反大便闭塞,旋即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舌绛绦苔干,脉弦数。解毒开闭。白头翁汤加减,送服神犀丹;若痉厥者,加服紫雪丹;若痢止腹痛,大便闭塞者,宜大承气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5.邪陷正脱证:多见于疫毒痢中,腹痛下痢,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多喘促,精神萎顿,呼吸息微,脉细数或微,固阴回阳。生脉散合参附汤加减。 6,肠道湿热兼胃气逆证:多见于噤口痢中,,腹痛下痢,赤白相兼,里急后重,饮食不进,恶心呕吐,胸脘痞闷,精神疲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热化湿、和胃降逆。开噤散加减。若汤药不能入者,先用玉枢丹含化,再予开噤瞟散。 7.肾虚肠脱证:多见于休息痢中,痢久不已,时轻时重,白多赤少,里急后重,甚或脱肚,腹中冷痛,形寒肢冷,腰膝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而弱。温补脾肾、涩肠止痢。真人养脏汤加减。 8。脾虚湿热证:多见于休息痢中,下痢时发时止,发时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休时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缓,补脾益气、清化湿浊。健脾丸加减。 9.肠热阴虚证:多见于休息痢中,痢久不愈,便下赤白粘冻,量少难出,腹痛绵绵,心烦口干,形瘦乏力,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清肠坚阴止痢。驻车丸加乌梅、石斛、沙参等。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