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 jixingshenxiaoqiushenyan )
别名:
水肿
,
风水
,
阳水
,
尿血简称:急性肾炎
,
急性肾炎
,
肾风
下面是关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少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小球滤过率减低为特征的疾病。儿科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多见,以其为代表介绍如下。 |
病因: |
本病是由a族β溶血性链球菌中致肾炎菌株引起。 |
季节: |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在1、2月及9、10月份有两个发病高峰。 |
人群: |
男性发病率高,男女之比约2:1,以4—14岁儿童为多见。 |
发病机理: |
本病多数为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抗原来自致肾炎菌株。极大多数患者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之后,于肾小球基膜局部或在血循环中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而引起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极少数患者可引成抗肾抗体型肾炎。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某些菌株(特别是由脓皮病引起者)可分泌毒素,直接由旁路激活补体c3,激活后的补体引起肾小球一系列免疫性损害及炎症。 |
病理: |
病理改变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伴系膜增殖,急性期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可见颗粒状c3沉着于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多伴有lgg的沉积。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下沉积物 (驼峰),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改变。 |
病理生理: |
由于病理改变,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变窄,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由于肾脏血液灌注不足,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水钠潴留,出现水肿和高血压。另外,肾小球滤过膜因免疫炎症受损,可发生血尿和蛋白蛋。 |
诊断标准: |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1.发病前1~4周多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猩红热或皮肤化脓等链球菌感染史。 2.浮肿。 3.少尿与血尿:尿量少于:婴幼儿期200ml/m2/日,学龄前期300ml/m2/日,学龄期400ml/m2/日。无尿:少于50ml/日。血尿可为肉眼血尿,持续1~2周,或为镜下血尿。 4.高血压多于起病1~2周内发生,学龄前>16.0/10.7kpa(120/90mmhg),学龄期>17.312.okpa(130/80mmhg)。 5.循环充血及心力衰竭:多发生在病程的1~2周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如尿少、浮肿、咳嗽、呼吸急促。体检时双肺底可闻水泡音,心界扩大,心率加快,心音变钝,有时出现奔马律,肝脏明显增大,伴压痛,颈静脉怒张,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6.合并高血压脑病时血压急骤上升,可有剧烈头痛呕吐,出现视力障碍,意识模糊,嗜睡,或发生惊厥、昏迷。少数病儿可有短暂失语和轻度瘫痪,血压控制后,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及无尿,血尿素氮和肌酐增加,不同程度的高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 8.尿常规:以红细胞为主,可有轻度或中度的蛋白或颗粒管型。 9.血尿素氮及非蛋白氮,在少尿期可暂时升高。 10.血沉:急性期增快。抗“o”滴度增高,多数在1:400以上。 11.血清补体测定:发病2周以上补体明显下降。 12.addis计数:尿常规正常后可作该计数。 13.急性肾炎,伴有严重循环充血和心力衰竭时,x线肺门阴影增宽、模糊,有时胸腔内有少量积液,心影可增大。肺部x线表现和浮肿的消长有密切的关系。对有浮肿、高血压,而尿镜检未见异常的不典型病例,x线有一定的辅助诊断肾炎合并心衰及循环充血的价值。 [附1]急性期主要并发症为高血压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循环充血症状。 [附2]其他类型肾炎诊断依据 |
诊断依据: |
链球菌感染后1—3周内出现典型临床症状者,诊断多无困难。无症状病例需多次作尿常规检查,结合血清c3下降,抗“o”增高而作出诊断。 |
发病: |
急性起病。 |
病史: |
大部分病人起病前有急性咽喉炎、扁机体炎、猩红热或脓皮病史,于感染后7—21d发病。 |
体征: |
1.典型病例:起病表现为水肿,初为晨起双睑微肿,重者可延及下肢、全身,水肿处指压后凹陷不明显。多数小儿尿量减少伴尿色加深,1/3~1/2病儿有肉眼血尿,尿色如洗肉水样或烟色。约2/3病例血压轻度至中度增高。此外可有乏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低热等一般症状,年长儿可诉腰痛。 2.严重病例:少数病儿起病1~2周内发生严重症状,如未能及时治疗可致死亡。主要表现为: (1)严重的循环充血: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所致。表现为严重循环充血,直至心力衰竭、肺水肿症状,如水肿、气急、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底湿罗音,有时肝大、压痛,心率快,偶有奔马律。 (2)高血压脑病:因血压急剧升高、脑血管痉挛、脑水肿所致。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甚至惊厥、昏迷。 (3)急性肾功能衰竭:因肾实质严重损伤所致。表现为少尿、甚至无尿、严重的氮质血症、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水潴留等。 3.非典型病例:有以下几种。 (1)亚临床病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甚至尿常规亦无异常。但有链球菌感染史,血补体也可有动态变化,确诊依赖肾活检。此类较难诊断。 (2)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尿检查改变不明显,或只有短暂轻微改变,但有水肿,血压增高,甚至发生高血压脑病、严重循环充血等严重症候。此类小儿血中补体呈规律性变化,急性期下降,6~8周恢复。 |
尿: |
呈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形态呈肾小球性血尿改变,即多形、严重变形的红细胞。尿沉渣可见红细胞管型,还可见白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管型。尿蛋白轻度至中度增高,24小时尿蛋白一般小于1g。 |
鉴别诊断: |
1.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前驱感染不典型,血补体不下降,aso不升高。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进展迅速,常于病程2~4周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多数病儿血补体不低。病理检查见50%以上的肾小球有新月体形成。 3.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有或无慢性肾炎史,常于1周内有感染诱因。除血尿外,有较明显的蛋白尿,常伴程度较重的贫血。部分患儿可有持续性氮质血症,低蛋白血症,低比重尿。b超示双肾较小。 |
疗效评定标准: |
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完全正常。 2.迁延:经过1年以上,上述各项(主要是实验室检查)未完全恢复正常者。但此类患儿仍有完全恢复的可能,极少数可转为慢性。 3.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所见在1年以后持续存在,且有肾功能改变。 4.急性期死亡。 |
预后: |
本症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儿童痊愈率80%—90%,。病程一般6月至1年。少数患者镜下少量红细胞及微量蛋白可持续1—2年。对起病时症状严重或高血压、镜下血尿、蛋白尿持续时间较久的患者应长期随访,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不全。 |
治疗: |
急性期处理主要是对症,纠正病理生理及生化异常,防止严重合并症,保护肾功能,以利其自然恢复。 一、一般治疗 1.监测血压及尿量。 2.起病1~2周内应卧床休息,至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消失后,可逐步恢复活动。 3.急性期应限制盐及蛋白质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食物中钠盐以每日1~2g为宜,有氮质血症者每日蛋白质应少于0.5g/kg。 二、抗生素治疗 为了彻底清除链球菌感染灶,一般首选青霉素,疗程7~10天。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对链球菌有效的抗生素。避免肾毒性药物的使用。 三、对症治疗 1.利尿:可选用双氢克尿噻(氢氯噻嗪)每日2~3mg/kg分2次口服。少尿明显时,上药常无效,可选用速尿,每次1~2mg/kg口服或注射,每日1~2次。 2.降压:凡经休息、限盐、利尿而血压仍高者需用降压药。可选用心痛定 (硝苯吡啶)、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心痛定每日0.25~0.5mg/kg每8小时1次舌下含服或口服,起效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或选用络活喜每次5mg,最大量 四、合并症的治疗 1.高血压脑病 (1)降压:可选用二氯嗪,每次3~5mg/kg快速静脉注射,注射后1~2分钟即起作用。或选用硝普钠静脉滴注,每次5~1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中(每ml含50~100μg),开始以每分钟1μg/kg速度滴注,视血压而调整速度,最快不大于每分钟8μg/kg。本剂作用迅速,半分钟即起作用,停用后作用迅速消失,故应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本剂应新鲜配制,滴注过程中注意避光。降压用药常辅以强利尿剂如速尿。 (2)止惊:对已有惊厥者,除降压外,应及时供氧,止惊,对症治疗。可选用安定每次0.3~0.5mg/kg静脉缓注。也可用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惊厥控制后应予以适当脱水剂以防止脑水肿。 2.急性循环充血 (1)积极利尿:选用速尿或利尿酸静注。 (2)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伴有肺水肿和高血压者可选用硝普钠静点。一般不应用洋地黄类药物。 (3)透析:对保守治疗不见效的高血容量病例可采用透析治疗,以达到迅速脱水,恢复正常血容量的目的。 3.急性肾功能衰竭: 处理方法参“急性肾功能衰竭”。 |
中西医结合: |
1.急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风水”范畴,常以宣肺疏风利水为治。临床上根据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有鉴于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等其它部位的感染与肾炎的发生、复发、迁延不愈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常以清热解毒为主,结合发汗,利水等法,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提高。对感染比较严重的病例,需配合应用抗生素以提高疗效。 2.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及其邻近组织的炎症,肾小球局部血管内凝血和血小板凝集而形成微循环障碍。西医目前对本病主要是针对急性症状和并发症对症治疗,消炎、降压、利尿等,以缓解病情。在此同时,中药应在辨证的基础上注意活血化瘀法的应用,以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协同西药发挥治疗效应。 3.近年来自由基与肾小球肾炎的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许多抗氧化剂也应用于临床治疗肾脏疾病。有很多中药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所以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