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病:( huazhigaoxichongbing )

华支睾吸虫病症状_华支睾吸虫病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虫积
,
积证
,
虫臌
,
虫胀
,
蛊胀
,

,
肝吸虫病
,
虫证

下面是关于华支睾吸虫病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以胁痛,腹痛,食少,黄疸,胁下痞块,检查获肝虫(华支睾吸虫)卵为主要表现的寄生虫病。
病因:
华支睾吸虫病的中医病因,认为虫邪侵袭人体,内舍于肝,肝失条达,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而临床上出现食欲低下。疲劳感、无力、脘闷不适、胁部满闷、腹胀便溏、消瘦、舌淡苔白、脉弦弱等肝脾不和的证候。肝郁脾虚日久,必致气血运行不畅,瘀结胁下,则可见肝肿大的积证;若肝郁虫积,损伤肝之阴血,而出现胁痛、头痛、头昏、耳鸣、失眠、消瘦、倦怠无力、舌嫩红、苔薄、脉弦弱等肝阴不足之证。若病情日渐加重,不易好转时,出现肝不疏泄,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腹部日渐胀大,成为膨胀;部分患者,因虫积肝郁化火,加之脾不健运,湿浊内生,郁湿化热,而临床上出现胁痛、寒热往来、脘痞厌食、身肢倦重、黄疸、便溏、舌苔黄腻、脉滑数等湿热内郁证。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因在于虫积肝郁为本,脾虚为标,证候表现虚实并见,或虚多实少,或实多虚少,或虚实并重。
病机:
根据脏腑学说可知,祖国医学所论之的肝与西医在解剖学上无异,如《医学入门》所说:“肝之系者,自膈下着右胁肋,上贯膈入肺,中与膈膜相连也”。但对其生理功能认识有所差别。西医所论肝脏,属消化系统。而从中医角度来认识,肝主疏泄而助脾之健运,主要是脾主运化。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系列脾虚不运之证,也有胁部不适、头痛、头昏、失眠等肝郁的 症状。因此,本病病位不单在于肝,更重要在于脾,从脏腑辨证而论,应属肝脾同病而以脾病为主之证,本病的病因病机是,湿热邪气外袭内蕴于脾胃与肝胆所致。若患者脾气本虚,或邪郁日久伤脾气,或肝郁日久横逆乘脾,可导致脾气虚亏,而病情迁延,久治不愈,也就是 脾虚之证。若脾虚不运,可致湿浊内生,湿邪日久则可化热;或气血运行失畅,而致瘀血内留;或气血生化之源不足,阳损及阴,而致肝阴不足;或脾虚及肾,而致脾肾两虚。临床上可出现各种相应的兼挟证候。肝虫病是进食未熟而含有肝虫(华支睾吸虫)幼虫的鱼虾之后,肝虫寄生于肝内胆道,湿热虫毒蕴结,肝胆疏泄失常。
诊断:
中医认为华支睾吸虫病是肝主疏泄而助脾之健运,主要是脾主运化。从脏腑辩证而论, 应属肝脾同病而以脾病为主之证,是湿热邪气外袭内蕴于脾胃与肝胆所致
类证:
1.肝热病:常有较为明显的黄疸,肝功能明显异常,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找不到肝虫卵,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系统检测可明确诊断。
2.肝癌:右胁下痛较著,肝肿大可触及结节或肿块,血甲胎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同位素扫描或ct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华支睾吸虫病的证候表现为邪实正虚,故治疗上应取方为:健脾扶正及驱虫疏肝,以祛邪、标本兼顾为主,以起到积极治疗的作用。主要方剂如下:
        1.榧槟汤  榧子肉30g、槟榔15g,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2.疏肝驱虫汤,当归10g、柴胡6g、青皮6g、榧子肉25g、百部15g、槟榔15g、赤芍12g,水煎服。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3.膈下逐瘀汤  当归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9g、甘草3g、川芎6g,加五灵脂、丹皮、乌药、延胡索、香附、槟榔适量。此方适用于气滞血瘀,胁下积块较著者。此汤剂疏肝行气止痛之力强,对于瘀阻膈下,肝气郁结所致的胁肋及腹部胀痛有较好地疗效。
        4. 华支睾吸虫一方  党参(或太子参)12g、服苓12g、白术10g、扁豆12g、山药15g、郁金10g、槟榔25g、使君子10g、甘草4.5g。
        5.华支睾吸虫二方  郁金10g、苦楝根皮15g、榧子肉25g、槟榔25g。用法:先用一方,每天1剂,服3~4天,改用二方,每天1剂,服5~7天。如患者大便中仍有虫卵,可交替重复使用二付方,服至病愈为止。
        根据临床证候差异,于一方适当加减,二方不变。若兼见脘闷、恶心呕吐、肢体困重、湿困明显者,加半夏、陈皮、砂仁、苍术易白术,以化湿燥;若胁痛明显、嗳气顺逆、脘闷、肝气横逆者,可酌加枳壳、白芍、柴胡以舒肝;若头昏、头痛、失眠、肝阴并有不足者,酌加女贞子、早莲草、白芍、党参,以养护肝阴;若有肝硬化腹水者,酌加丹参、首乌、菟丝子、
    楮实子、人参易党参、以增强健脾除湿柔肝之效。体质强者,则先服二方,后服一方,剂次不变,感染轻者,一般服1~2个疗程可愈;感染重者,一般3个疗程可治愈,最多服4个疗程可治愈。
6.大柴胡汤、柴胡9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枳实9g、大黄6g、大枣4枚、生姜12g,水煎服。
7.合茵陈蒿汤  茵陈蒿15g,栀子6g、大黄6g,水煎服。患者可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加减,适用于兼肝胆湿热,恶寒、发热、胁痛,目黄口苦、小便发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用此方剂治疗。
辨证论治:
1.肝胆湿热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右胁下胀痛,口苦咽于,两目发黄,或恶心呕吐,大便不解,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清利肝胆湿热,茵陈蒿汤加川楝、延胡索、榧子等。
2.肝郁脾虚证:右胁胀痛,脘痞不适,腹泻,神疲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弦细,疏肝健脾。逍遥散加使君子、槟榔等。
3.肝郁血瘀证:右胁下有痞块,推之不移,触之疼痛,伴胸胁胀满,面黯形瘦,舌质有瘀点或瘀斑,脉弦涩。疏肝理气、化瘀消积。血府逐瘀汤加槟榔、鳖甲等。
针灸:
1.体针 对此病针灸治疗有辅助治疗作用,病人患华支睾吸虫病后,内伤肝脾、络脉瘀 阻、升降失常、清浊相混,渐积而成鼓胀。肝胃不和时针刺脾俞胃俞、足三里、内关、太冲。 气滞血瘀时,针刺肝俞、膈俞、阳陵泉、太冲。气阴两亏时,针刺期门、章门、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太冲。寒湿中阻时,针刺脾俞。胆俞、至阳、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还可以根据患者的有关症状进行加减配穴,如脘腹痞满加中脘,恶心呕吐加内关,神疲无力加关元,失眠多梦加神门、足三里等。针刺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
2.耳针  针刺耳朵相应肝、胆、脾、胃穴位。食欲不振者加胰胆、脾;肝区疼痛加神门、 皮质下;腹胀者加皮质下、胰胆、大肠;失眠者加神门、心、皮质下。每次选4~6穴,留针1个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