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 jixingganyan )
别名:
黄疸
下面是关于急性肝炎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甲、乙、丙、戊4种肝炎病毒均可引起急性肝炎。急性肝炎分为黄疸与无黄疸两型。 |
病因: |
病因主要是感染肝炎病毒,其传播途径因病毒而异(详见病毒性肝炎概述)。 |
发病机理: |
hav进入人体后,形成短暂的病毒血症,然后汇集于肝脏,繁殖致病,最后被清除,疾病恢复、痊愈。 |
病理: |
急性肝炎主要病变位于小叶内,表现为肝细胞肿胀(水肿)、嗜酸性变,脂肪变(主要见于丙肝),有点状、灶状坏死,嗜酸性小体、肝窦内单核细胞浸润,窦壁细胞增生(丙肝较明显),有的可见某种程度的小叶内胆汁淤积,肝毛细胆管内有胆栓、坏死灶及窦内有小团含色素吞噬细胞聚集。急性黄疸型肝炎,这种改变较明显。有的持续时间较长。汇管区炎症在乙肝时常不显著,而其它各型比较明显。甲、戊肝汇管区常见较多的浆细胞浸润;甲肝常可见到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于肝小叶周围,甚至出现肝细胞脱落,类似碎屑样坏死。丙肝汇管区炎症较明显,有时呈滤泡样淋巴聚集,小胆管上皮细胞损伤。 |
诊断依据: |
诊断本病典型病例诊断不难,非典型病例常诊断为感冒、胃肠道疾病等而延误治疗。故应对非典型病例高度重视,早作血液生化及病原学检测,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
发病: |
多数起病缓慢。 |
症状: |
急性肝炎典型病例,初期类似感冒,有发烧、头身痛、乏力;继则出现厌油、恶心,乃至呕吐,尿黄而量少,大便于或色浅。亚临床或非典型病例,常常症状不明显,或仅有右上腹不适、乏力,进食量少,其它症状不明显。 |
体征: |
急性肝炎 可分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炎两种。 (1)急性黄疸型肝炎:病程2-3个月,病程早期称黄疸前期。多数起病缓慢。本期体征不明显,部分病人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大多数病人尿色加深,继而巩膜及皮肤先后出现黄疸。病程进入黄疸期时消化道症状加重,黄疸日益加深,皮肤瘙痒,大便呈淡灰白色,尿如红茶色。大多数病人有肝脏肿大,并有压痛、叩击痛,约10%-20%的病人脾肿大。抽血查肝功能有明显异常,黄疸期病程约2-6周。当起病后1-1.5月时大多病人症状逐渐消退,精神和食欲明显好转,肝脾逐渐回缩,肝功能逐渐正常。极少数病人黄疸可持续3-5个月后才消退。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本病大多缓慢起病。多数病人肝肿大、压痛、叩击痛,偶有脾大。肝功能损害不如黄疸型显著。一部分病人并无明显症状,于体检时发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或hbv标志阳性等。本型病程长短不一,大多于3个月内恢复健康,但部分病人病情迁延,转为慢性,尤见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
实验室诊断: |
1、病原学检测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记物。 2、b型超声波探测肝脾。 |
尿: |
尿常规和查尿胆红素、尿胆原。 |
鉴别诊断: |
多种疾病均可引起类似急性肝炎的症状,如伤寒、副伤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均可引起alt活性增高,甚至出现黄疸,应通过多方面的检测,以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
疗效评定标准: |
(1)基本治愈:①该证候中的主次证消失;②肝脏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③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④对乙性肝炎病人要求hbsag阴转;⑤以上各项随访半年无复发者。 (2)治愈:除要求随访1年无异常改变外,其余各项与基本治愈标准相同。 |
预后: |
本病大都在病程6~8周各项生化指标复常,但肝脏病理尚需6~12个月方可恢复。因此在临床基本治愈后6~12个月内应定期随访。在此期间不宜过劳。饮酒及防止发生其它重大疾病,以免导致肝炎复发。 |
治疗: |
对急性肝炎,不必多用药,口服维生素、肝泰乐即可,消化道症状较重者可由静脉补液;若黄疸较重,可用门冬氨酸钾镁、强力宁(甘利欣)、清开灵、茵栀黄等注射液静点。若为无黄疸型,单项alt升高,可用肝炎灵肌注。 |
中西医结合: |
(1)消化道症状严重而有频繁恶心、呕吐者,可用2~4天激素治疗,以改善症状,同时静脉补液(含葡萄糖和电解质),静脉输入茵栀黄注射液、甘利欣等;症状改善后,加服辨证中药。 (2)若症状不很重,而有多项指标异常,则可选择消退黄疸,降alt等中西药物并用。 (3)若有残留黄疸(bil 17.1~51.μmol/l),如结合性/总胆红素比例60%,可重用葛根、丹参。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