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性肢痛症:( hongbanxingzhitongzheng )
别名:
肢端红痛症
下面是关于红斑性肢痛症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自主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双足(偶有双手)阵发性血管扩张,烧灼痛,皮肤温度增高和发红。 |
病因: |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皮肤微小动脉对温热的作用异常敏感,毛细血管显著扩张,失去正常的舒缩反应。由于血管充血而扩张,压迫和刺激末梢神经,导致肢体的痛。近年实验研究,认为这种情况是5-羟色胺对毛细血管作用所致。 |
人群: |
患者多为青年,男女同样发病。有的有遗传性。 |
诊断标准: |
1.青壮年多见,多在气温突然下降、受寒或长途行走后急性发病。 2.常以双侧肢端(尤以双足)对称性红、肿、热、痛为主征,夜间较重,移动或轻触肢体、足下垂和温热均可使疼痛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缓解。 3.患肢动脉搏动增强。久病后可有肢体感觉减退,趾甲弯曲增厚,甚至肌萎缩。 4.肢体阻抗血流图呈高血容量型异常。 原发性红斑肢痛病诊断标准: |
诊断依据: |
根据肢端阵发性红、肿、热、痛,而无局部感染,诊断本病并不困难。 |
体征: |
起病缓慢,不断进展而增加发作频数。最后少数患者持续时间逐渐延长,症状变为持久性,而影响正常生活。有的患者于寒冷季节发病,气温转暖后自行好转。发作时两侧足底、手掌或整个肢体呈烧灼痛。引起周围血管扩张或充血的各种因素,如局部加热、湿热环境、行走、站立或肢体的厂垂,均可诱发或加重疼痛。休息,局部冷敷,将患肢抬高或浸入冷水中均可减轻症状。疼痛常以夜间明显,因此患者在睡眠时,常把双足或双手暴露在被褥之外,以求减轻疼痛。发作时检查可见患肢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多汗和感觉过敏,但无感觉减退或运动障碍,反射正常。局部动脉搏动正常或增强。本病若反覆发作和缓解,至晚期可发生神经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增厚、指甲增厚、变脆等。 |
鉴别诊断: |
但红斑性肢痛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红斑狼疮,铊、铅、砷、呋喃类等中毒性神经病,应予鉴别。 |
疗效评定标准: |
1.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2.好转:疼痛减轻,体征改善。 原发性红斑肢痛病疗效判定标准: |
治疗: |
在发作急性期中应卧床休息、局部冷敷并抬高患肢。口服阿司匹林0.3—0.5g常可使疼痛缓解。血管收缩剂如二甲麦角新碱、肾上腺素,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普萘洛尔(心得安)也可有效。对顽固病例可行周围神经或交感神经的普鲁卡因封闭,乙醇阻滞或手术切断。对继发性病例应作病因治疗。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