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bianxue )

便血症状_便血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下面是关于便血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本病是便血是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
病机:
多因脾胃虚弱,气不统血,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所致。肛门部的疾病,胃肠病变,疫斑热。稻瘟病等急性热病,血溢病、紫癜病以及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均可见到便血症状。
诊断:
1.先血后便,或便前后下纯血,或血粘于粪外,血鲜红者,出血部位多在肛门、直肠,古称近血,常见于内痔、裂肛、锁肛痔、肠癌等病;先便后血,或血粪相杂,血色黯褐者,出血部位多在小肠。胃、食管,古称远血,常见于胃疡、小肠瘅、鼓胀、等病。呕血病者一般伴有便血或黑便。2.详细询问是否服用某些黑色药物或食物以及动物血、肝,而使大便呈暗褐色。
类证:
(1)便中脓血粘液,伴腹痛、里急后重者,多为痢疾、大瘕泄。
(2)起病急,且有发热等症,便血而腹部症状不突出者,多为急性热病所致,如疫斑热、稻瘟病等。
(3)便血伴皮肤及其他部位出血,有发热者多为急性热病及急性血癌,无发热者应考虑紫斑病、血溢病、髓劳等病。
(4)便血而伴剧烈腹痛,甚至出现虚脱者,应考虑小肠瘅、肠结等病。
(5)中老年人经常便中夹少许血液者,应考虑肠癌以及胃肠息肉、肠痨之可能。
(6)肝瘟、黄胖病、蛊虫病、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病中,有时亦可见便血,各自可有特殊的证候和病理改变。
一般应作粪便常规、隐血试验、血常规、肛门指检等检查,并据需要作x线造影、内窥镜检查等,以资诊断与鉴别。
治疗:
辨证论治:
1.血热动血证:大便秘结,下血鲜红,肛门灼热,身热汗出,口渴饮冷,小便短赤,舌红,苔黄干,脉沉数有力。清热凉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
2.肝胃热盛证:便血色黯,胃脘疼痛不适,口渴口臭,急躁易怒,嗳气,舌红苔黄,脉弦数。泻肝清胃止血。丹栀逍遥散加减。
3.瘀滞胃肠证:胃脘腹痛如刺,便血黯黑,面色无华或青紫,渴不欲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活血化瘀、通络止血。少腹逐瘀汤加减。
4.热毒蕴肠证:大便脓血相杂而下,肛门灼热坠胀,里急后重,腹痛如绞,口渴饮冷,舌质鲜红或紫暗,苔黄干,脉数或疾。清肠解毒。约营煎加减。
5.肠道湿热证:便血鲜红,或为脓血便,或色暗红或紫黑如赤豆汁,大便不畅或稀溏,或肛门肿痛,或有腹痛,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化肠道湿热。地榆散或槐角丸加减。
6.肠道瘀滞证:大便下血色暗红,腹部刺痛。拒按,腹内或触及包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活血化瘀、理气宽肠。少腹逐瘀汤加减。
7.肠风络伤证:便下鲜血,血下如溅,大便干结或为便泄,舌红苔黄,脉弦。凉血祛风止血。凉血地黄汤加桃仁、熟大黄、卷柏。
8.脾虚气陷证:大便下血色淡,排便无力,肛门自觉坠胀,精神疲倦,语声低怯,舌质淡,苔薄,脉弱。补脾摄血。补中益气汤加炮姜、白及、地榆之类。
9.脾胃虚寒证:先便后血,便血紫黯,或为便黑如柏油样,腹部隐痛,喜热畏冷,四肢不温,面色不华,神倦懒言,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温中止血。黄土汤加炮姜、花蕊石、参三七等。
针灸:
针灸疗法:针刺或艾灸大肠俞、血海、足三里、长强等穴。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