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dandu )
别名:
丹
,
丹毒
,
天火
,
大头瘟
,
抱头火丹
,
内发丹毒
,
腿游风
,
流火
,
网状淋巴管炎
,
赤游丹毒
下面是关于丹毒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以患部突然皮肤鲜红成片、色如涂丹,灼热肿胀,迅速蔓延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 |
病机: |
丹毒多先由皮肤、粘膜破损,外受火毒与血热搏结,蕴阻肌肤,不得外泄所致。如《圣济总录》说:"热毒之气暴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或由于皮肤粘膜破伤(如鼻腔粘膜破碎,皮肤擦破,脚湿气糜烂,毒虫咬伤,臁疮等)毒邪乘隙侵入而成。发于头面者为天行邪热疫毒之气或风热之邪化为火毒。 |
诊断: |
本病辨证应首辨热火毒和湿热两类。因湿性缠绵,易形成慢性。 1.风热化火 证候:局部红肿如云片,发热,口干唇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析:①辨证:以红肿、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①病机:风热侵袭,热毒化火,火壅血瘀,故见上证。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证。 2.肝脾湿热 证候:发于腰胯肋下,红肿蔓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辨析:①辨证:本证以红肿蔓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肝脾湿热壅于血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蕴结之证。 3.湿热化火 证候:下肢胫足红肿锨热,痛如火燎,表面光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辨析:①本证以下肢胫足红肿。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①病机:脚湿气或小腿溃疡日久酿湿生热,湿热化火,火壅脉络,湿热薰蒸肌肉,血肉腐败,故见上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化火之证。脚湿气感染而致屡次复发,日久形成大脚风(象皮腿),开始一年发1~2次,渐渐发作频繁,可数周侵犯一次。 4.胎火胎毒 证候:多发于初生儿,脐腹部红肿,向外游走遍体,疼痛xin热,可发生坏疽,烦躁神昏,哭闹不止,舌质红绛,指纹透关穿甲。 辨析:①辨证:以从脐部始,全身红肿,指纹透关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新生儿脐部创伤,热毒内攻所致,舌质红绛,指纹透关穿甲为热毒内攻之象,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和败血症而死亡。 5.毒邪内攻 证候:红肿迅速蔓延,势如燎原,壮热神昏,谵语烦躁,头痛,便秘溲赤,舌红绛,脉洪数。 辨析:①辨证:本症以红肿蔓延、舌红绛、脉洪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毒邪炽盛,壅于脉络,甚则内陷,故见上证。舌红绛,脉洪数为毒热内攻之象。 |
类证: |
1.漆疮:有漆接触史,皮损境界不明显,焮热红肿,或起小疱,无触痛,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2.痈:皮色紫红,中央隆起,红肿显著而边缘炎症较轻,境界不清,稍发硬而坚实。 |
治疗: |
一、辨证选方 1.风热化火 治法:散风清火解毒。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牛蒡子15g,薄荷(后下)10g,僵蚕12g,生山栀10g,黄芩10g,黄连10g,板蓝根30g,银花12g,连翘12g,赤芍12g,丹皮12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元明粉;咽痛加玄参、生地。 2.肝脾湿热 治法:清肝泄热利湿。 方药:柴胡清肝汤或花斑解毒汤加减:柴胡12g,黄芩10g,生山栀10g,龙胆草30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0g,银花15g,连翘12g,车前子(另包)30g,生甘草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湿热化火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紫花地丁15g,,银花10g,连翘20g,赤芍15g,丹皮15g,川牛膝15g,赤苓12g,车前子(另包)30g,粉萆薢14g,生苡仁15g,黄柏10g。水煎,每日i剂,分2次服。 4.胎火胎毒 治法:凉营清热解毒。 方药:紫花地丁20g,鲜生地20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生山栀15g,银花15g,连翘20g,生甘草3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毒邪内攻 治法: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先煎)15g,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黄连12g,黄芩10g,生山栀10g,连翘20g,知母20g,生石膏(打碎)30g,板蓝根15r。若神志昏迷者,加清心开窍之安宫牛黄丸(1粒化服)或紫雪散3g(分2次吞);阴虚舌绛无苔者,加玄参、麦冬、石斛等。 二、外治 1.外敷:初起红肿甚者,外用玉露散、鲜银花露调敷,或玉露膏外敷。红肿减退或见起叶疱。或肿胀日久不退,可用金黄散或冲和散调敷;或用金黄膏、冲和膏外敷;或仙人掌、鲜马齿苋、冬青树叶、芭蕉根、大青叶等选用一种,捣烂涂敷患处。 2.下肢屡发性丹毒选用下列外治法。 熏洗法:①取大蒜,用一大把煮水平桶,放入木桶中,将患肢乘热先熏(外盖棉被)后温洗,每晚熏洗1次,每次20~30分钟。②又方:乌桕叶、鲜樟树叶、松针各60g,生姜30g。切碎煎汤熏洗。③紫苏100g,葱白100g,鲜风仙带茎叶100g,煎汤熏洗。 3.手术:引起皮肤坏疽,一切不作外科手术。如有积脓,坏死部分,切一二小口,达到引流目的,外掺九一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