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疖:( bijie )

鼻疖症状_鼻疖怎么治疗_吃什么药?-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
鼻疔

下面是关于鼻疖的中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是指发生在鼻尖、鼻翼、鼻前庭部位的疔疮疖肿。
病机:
多因挖鼻、拔鼻毛等损伤肌肤,风邪热毒乘机外袭,内犯脏腑,内外邪毒壅聚鼻窍,以致气血凝滞而致。
诊断:
1.邪毒外袭,火毒上攻
证候:病初起,鼻尖或鼻前孔局部红肿、疼痛,灼热。疼痛逐渐加重,可有跳痛并有粟米样突起,根脚坚硬,全身可有恶寒、低热,周身不适。舌质红降,苔厚薄黄,脉洪数。
辨析:风热邪毒乘鼻窍肌肤损伤而侵袭,与气血搏结,聚而不散,局部肿痛,全身表现及舌脉均为风热侵犯之象。
2.热毒壅盛
证候:患者肿痛甚或跳痛,疔肿高突,顶部有脓点,可致唇、面部及下睑等处红肿;全身兼有壮热、口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
辨析:热毒结聚、气血壅滞而肉腐酿脓,患处痛著;内热毒壅盛向周围扩散,可见周围组织红肿,全身表现及舌、脉象均为阳明热盛之征。
3.疔疮走黄
证候:壮热寒战,头痛剧,疔根散蔓,鼻肿著,烦躁口渴,呕吐,便秘,尿赤,甚者神昏谵语;舌质红,苔黄燥,脉洪数或滑数。
辨析:火毒势胜,正气虚衰,不能托毒外出,或妄加挤压,或早期失治,疔毒横溢走窜,故见疮头紫暗,疔根散漫,鼻肿著。邪毒上扰清阳,加重头痛;邪毒侵入营血,则壮热寒战,便秘尿赤,升降失调,则呕吐;热毒内陷心包,扰乱心神,则神昏谵语;舌、脉象均为火毒内盛之征。
治疗:
一、辨证选方
1.邪毒外袭
治法:祛邪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减。金银花30g,野菊花15g,天葵子15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5g,黄芩9g,桑白皮9g,知母9g,赤芍12g。若发热、恶寒者加荆芥、防风、蝉衣。
2.热毒壅盛
治法:泄火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加减。黄连6g,黄芩9g,山栀子9g,黄柏9g,桑白皮9g,生石膏(先煎)30g,天花粉15g,当归12g,赤芍12g,乳香9g,没药9g,穿山甲9g,皂角刺9g,双花30g,若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玄明粉。
3.疔疮走黄
治法:泄火解毒,清营凉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加味。黄连9g,黄芩9g,黄柏9g,山栀子12g,生地黄15g,牡丹皮12g,芍药15g,犀角2g,蒲公英30g,野菊花30g,紫花地丁30g,出现神昏谵语,加"安宫牛黄丸"。
四、其他疗法
1.将内服药之药渣煎汤湿敷患处。
2.患者涂敷玉露膏(《经验方》),四黄散(《证治准绳》、紫金锭(《片玉丛书》)调水涂敷。
3.野菊花、芙蓉叶花捣烂外敷患处。
4.野菊花、仙人掌、鱼腥草,苦地胆、捣烂外敷患处。
5.若脓已成熟,中央有波动感时,可切开排脓。
6.后期,脓尽新生,可用生肌散(《经验方》)以太乙膏或红油膏(《经验方》)盖贴。
中药:
1.牛黄解毒丸:功用:清热解毒。用法:每次3片,每日2~3次。
2.六神丸或六应丸:功用:解毒、消肿、消炎、止痛。用法:每服10粒,温开水送下,日服3次。
3.安宫牛黄丸:功用:清心解毒,宣窍安神。用法:每服1丸,脉虚者,人参汤送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
4.三黄丸:功用:清热解毒,用法:每日9g,分2次服。5.清解片:功用:清热解毒,化湿通便,用法:每日服2~3次,成人每次服5~10片,温开水送下。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