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通体病:( baertongtibing )
下面是关于巴尔通体病的西医介绍、病因病机、类证、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分析,请您查阅参考:
简介: |
巴尔通体病是由白蛉传播巴尔通体杆菌引起的传染病。 |
病因: |
人为唯一的自然宿主。病原体呈球杆菌形,革兰染色阴性。在含有10%新鲜兔血清和血红蛋白的细菌培养基中8-lod即有菌落生长。 |
地区: |
流行于秘鲁、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等地区。 |
发病机理: |
传染入人体后在血液中繁殖,然后粘附于红细胞膜,使其脆性增加发生溶血。晚期侵入真皮血管,并产生增殖性病变,以致出现皮疹。 |
病理: |
组织病理表现为毛细血管及其内皮细胞增生,在肿胀的内皮细胞和红细胞中可见有病原体,细胞浸润主要为单核细胞。 |
体征: |
本病潜伏期为2-6周,平均约3周。在临床上可分为贫血性和发疹性两型。贫血型发病突然,主要为进行性溶血性贫血的表现,如发热、寒战、头痛、肌痛、关节痛、食欲减退、面色苍白、黄疸、心动过速,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和谵妄。大多数病例在1-2月内缓解。有时可出现皮疹。发疹型可发生在贫血型后或为原发性。通常全身症状轻微或缺如。皮损表现为粉红色或蓝红色丘疹或结节,呈圆锥形或半球形,豌豆至蚕豆大,散在或聚集分布,在4-6月中成批发出。皮损表面可呈沈状,或基底有蒂。有时可破溃形成溃疡,易出血,愈合留有萎缩性疤痕。皮锁好发于面、颈和四肢伸侧,也可累及口唇、舌、牙龈等粘膜处。 |
实验室诊断: |
血液涂片、血培养和皮损活检找到巴尔通体杆菌,即可确诊。 |
鉴别诊断: |
贫血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性贫血鉴别,发疹型应与寻常疣、多发性化脓性肉芽肿鉴别。 |
治疗: |
治疗可用青霉素、氯霉素。但急性期抗生素治疗并不能防止皮损的发生。在疗程中必须作连续的血液涂片检查,随访疗效。注意补充电解质、液体、铁剂。有继发感染时应及时加用相应抗生素治疗。 |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