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小叶爬岩香

汉语拼音:Xiǎo Yè Pá Yán Xiān 别名:小毛X、十八风藤。 性味:辛;微湿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小叶爬岩香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小叶爬岩香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小毛X、十八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arboricola C. DC.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小叶爬岩香全株。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小叶爬岩香含3,4-二甲氧基苯丙酸(3,4-dimethoxyphenyl propionic acid)以及3,4-二甲氧基苯丙酰胺(3,4-dimethoxyphenyl propionamide)。

汉语拼音:Xiǎo Yè Pá Yán Xiān

原形态:小叶爬岩香 藤本,长达数米。茎、枝平卧或攀援,节上生根,幼时密被锈色粗毛,老时脱落变稀疏。叶互生,全缘;小枝上的叶柄较短,长5-10mm,而匍匐枝上的叶柄较长,长1-2.5cm,被粗毛,基部具鞘;小枝上的叶长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1cm,宽3-4.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偏斜或半心形,叶脉5-7条,最上1对互生或近对生,离基1-2cm从中脉发出,余者均近基出,网状脉明显,被毛与匍匐枝的叶相同;匍匐枝上的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5cm,宽2-3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心形,两侧稍不等,两面被粗毛,背面脉上尤甚,毛通常向上弯曲,且脱落变稀疏。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纤细,长5.5-13cm,直径2-3cm;总花梗与上部的叶柄等长或略长,其与花序轴均被毛;苞片圆形,具短柄,盾状,直径0.7-1mm,背面无毛,腹面与花序轴着生处被束毛;雄蕊2,花丝短,花药近球形;雌花序长4-4.5cm,苞片、花序轴与雄花序的无异,子房近球形,离生,柱头4,线形。浆果,倒卵形,离生,直径约2mm。花期3-7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2500m的疏林或山谷密林中,常攀援于树上或石山。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起台湾,西至西藏的东南部至西南部各地。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茎藤扭曲,细茎有较密的褐色粗毛,老茎的粗毛较稀疏,具纵向棱状条纹。叶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先端短尖,基部心形稍偏斜,两面具细腺点,并被有向上弯曲的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1-2cm从中脉发出,余均近基出,网状脉明显。茎藤上常带有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香,味辛辣。

性味:辛;微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酒调敷。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舒筋。主风寒湿痹;脘腹冷痛;扭挫伤;牙痛;风疹

性状:性状鉴别 茎藤扭曲,细茎有较密的褐色粗毛,老茎的粗毛较稀疏,具纵向棱状条纹。叶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膜质,先端短尖,基部心形稍偏斜,两面具细腺点,并被有向上弯曲的粗毛,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1-2cm从中脉发出,余均近基出,网状脉明显。茎藤上常带有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气香,味辛辣。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小叶爬岩香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