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火炭母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火炭母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火炭母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火炭毛、乌炭子、运药、火炭母、山荞麦草、地肤蝶、黄鳝藤、晕药、火炭星、鹊糖梅、乌白饭草、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瘀、胖根藤、老鼠蔗、小晕药、花脸晕药、蓼草、白乌饭藤、信饭藤、酸管杖、大沙柑草、火炭藤、水洋流、酸广台、接骨丹、大红袍、野辣蓼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地上部分。
化学成分:叶中含有β-谷自醇(β-sitosterol),山奈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3-O-甲基并没食子酸(3-O-methylellagic acid),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山柰酚-3-O-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glucuronide)[1]。
汉语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长达1m。茎近直立或蜿蜒,无毛。叶互生,有柄,叶柄基部两侧常各有一耳垂形的小裂片,垂片通常早落;托叶鞘通常膜质,斜截形;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0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截形,全缘,两面均无毛,有时下面沿脉有毛,下面有褐色小点。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轴密生腺毛;苞片膜质,卵形,无毛;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5裂,裂片果时增大;雄蕊8,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黑色,光亮。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水边、湿地。
性状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在热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浓盐酸4-5滴及少量镁粉,水浴上加热数分钟,溶液显淡红色。(检查黄酮)
性味:辛;苦;性凉;有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主痢疾;泄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癌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
各家论述:1.《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性状:性状鉴别 茎扁圆柱形,有分枝,长30-100cm,节稍膨大,下部节上有须根;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无毛,有细棱;质脆,易折断,断面灰黄色,多中空。叶互生,多卷缩、破碎,叶片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长5-10m,宽2-4.5cm,先端短尖,基部截形或稍圆,全缘,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近无毛;托叶鞘筒状,膜质,先端偏斜。气微,味酸、微涩。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黄鳝藤、晕药(《四川中药志》),乌白饭草(《泉州本草》),火炭星、鹊糖梅(《岭南草药志》),赤地利、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痧(《福建中草药》),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广东中草药》),老鼠蔗(《广西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汉语拼音:Huǒ Tàn Mǔ Cǎo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状草本,长约1.5米。茎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匍地者节处生根,嫩枝紫红色。叶互生,具柄,有翅;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12厘米,全缘或具细圆齿,基部切形、浑圆或近心形,有时具2耳状裂片;枝上部叶心脏形,有短叶柄或无柄而抱茎;上面鲜绿色或有V形黑纹,下面主脉有毛;托鞘膜质,斜截形。头状花序,再组成圆锥或伞房花序,花序轴常被脓毛,无总苞;小苞片光滑,通常急尖;小花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花被5裂片;雄蕊8;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卵形,黑色,具三棱,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9月(四川)。
资源分布:生于丘陵地带向阳草坡、林边、路旁湿润土壤。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地。
性味:酸甘,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白喉
出处:《本草图经》
附方:①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捣烂取汁,冲沸水,加糖少许服之。(《岭南采药录》)
性状:干燥的茎甚长,棕色至棕紫色,有纵皱纹,节间颇长,节部膨大;质脆易折断,髓部疏松。叶片皱缩,枯黄色或黄绿色,主脉两侧有紫黑色斑块,隐约可见;托叶鞘状,浅黄棕色,常破碎而不完整。气微,味淡微苦。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火炭毛(《生草药性备要》),乌炭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运药(《分类草药性》),山荞麦草(《福建民间草药》),黄鳝藤、晕药(《四川中药志》),乌白饭草(《泉州本草》),火炭星、鹊糖梅(《岭南草药志》),赤地利、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痧(《福建中草药》),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广东中草药》),老鼠蔗(《广西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直立或半攀援状草本,长约1.5米。茎略具棱沟,光滑或被疏毛或腺毛,斜卧地面或依附而生,下部质坚实,多分枝,匍地者节处生根,嫩枝紫红色。叶互生,具柄,有翅;叶片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三角形,长7~12厘米,全缘或具细圆齿,基部切形、浑圆或近心形,有时具2耳状裂片;枝上部叶心脏形,有短叶柄或无柄而抱茎;上面鲜绿色或有V形黑纹,下面主脉有毛;托鞘膜质,斜截形。头状花序,再组成圆锥或伞房花序,花序轴常被脓毛,无总苞;小苞片光滑,通常急尖;小花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花被5裂片;雄蕊8;子房上位,花柱3裂。瘦果卵形,黑色,具三棱,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9月(四川)。
资源分布:生于丘陵地带向阳草坡、林边、路旁湿润土壤。分布于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地。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福建等地。
性状鉴别:干燥的茎甚长,棕色至棕紫色,有纵皱纹,节间颇长,节部膨大;质脆易折断,髓部疏松。叶片皱缩,枯黄色或黄绿色,主脉两侧有紫黑色斑块,隐约可见;托叶鞘状,浅黄棕色,常破碎而不完整。气微,味淡微苦。以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酸甘,凉。
①《本草图经》:味酸,平,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酸甘,性平,无毒。
③《纲目》:酸,平,有毒。
④《生草药性备要》:味酸,性寒。
⑤《广西中草药》:味微酸微涩,性微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治泄泻,痢疾,黄疸,风热咽疼,虚弱头昏,小儿疰夏,惊搐,妇女白带,痈肿湿疮,跌打损伤。
①《本草图经》: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
②《生草药性备要》:炒蜜食能止痢症。敷疮、敷跌打、贴烂脚,拔毒、干水、敛口。
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身热惊搐,臌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活血解毒,止痢,疗带。
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晕目眩,气虚耳聋。
⑥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利湿热,消滞解毒。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肝炎,扁桃体炎,咽喉炎,疖肿,跌打扭伤,皮炎,湿疹,瘙痒。
⑦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益气行血,祛风解热。治虚弱,风热,头昏,血气痛。
⑧《广东中草药》:凉血解毒。治小儿夏季热。
出处:《本草图经》
附方:①治赤白痢:火炭母草和海金沙捣烂取汁,冲沸水,加糖少许服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痢疾,肠炎,消化不良:火炭母、小凤尾、布渣叶各六钱,水煎服。(广东《中草药处方选编》)
③治急慢性菌痢:火炭母、野牡丹各二两。水煎,每日一剂,分三次服。对慢性菌痢,可以同样剂量做保留灌肠,每日二次,七至十天为一疗程。(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④治湿热黄疸:火炭母一两,鸡骨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妇女带下:鲜火炭母二至三两,白鸡冠花三至五朵。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后服,日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火炭母叶,煎水洗。(《岭南采药录》)
⑦治臌胀:火炭母草,煎水熏洗及捣敷。(《岭南采药录》)
⑧治痈肿:鲜火炭母草一两,水煎,调酒服;渣调蜜或糯米饭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⑨治湿疹:鲜火炭母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另取鲜全草水煎洗。(《福建中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火炭母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