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乔木刺桐

汉语拼音:Qiáo Mù Cì Tón 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 性味:苦、微涩,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乔木刺桐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乔木刺桐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乔木刺桐的功效_乔木刺桐的用量和禁忌_乔木刺桐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鹦哥叶(《贵州草药》)。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木通的根、叶、果。夏、秋采收。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7~8米。茎、枝上有短硬刺。3出复叶,有柄;小叶片近肾形,长10~20厘米,宽8~19厘米,先端突尖,基部近截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萼短,2唇形;花冠蝶形,红色,长达4厘米;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而弯,顶端有喙,基部有柄,长约10厘米。种子黑色,肾形,光亮。花期8~9月。果期10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或山沟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平。

功效与作用:清热驱风,健脾利湿。

出处:《贵州草药》

附方:①治头胀痛:鹦哥叶的叶适量,捣绒,在火上烤热,包两太阳穴。
②治痢疾:鹦哥叶根二至三钱,鹦哥叶果一钱。煨水服。(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鹦哥叶(《贵州草药》)。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刺木通的根、叶、果。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刺桐定碱,刺桐碱和刺桐平碱。

汉语拼音:Qiáo Mù Cì Tónɡ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7~8米。茎、枝上有短硬刺。3出复叶,有柄;小叶片近肾形,长10~20厘米,宽8~19厘米,先端突尖,基部近截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于总花梗上部;萼短,2唇形;花冠蝶形,红色,长达4厘米;雄蕊10,5长5短;子房具柄,有黄色毛。荚果梭状而弯,顶端有喙,基部有柄,长约10厘米。种子黑色,肾形,光亮。花期8~9月。果期10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或山沟中。分布贵州、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平。

功效与作用:清热驱风,健脾利湿。

出处:《贵州草药》

附方:①治头胀痛:鹦哥叶的叶适量,捣绒,在火上烤热,包两太阳穴。

摘录出处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泡龙桐刺、刺通树、海桐皮、刺木通、鹦哥花

药材基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以树皮入药。

汉语拼音:Qiáo Mù Cì Tón

资源分布:四川、云南、贵州。

性味:苦、微涩,凉。

用法用量:0.3~1两。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续筋骨。主治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关节脱臼肿痛,骨折,小儿疳积,蛔虫症。还可治尿道炎,乳腺炎等(配方用)。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乔木刺桐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