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石榴

汉语拼音:Shí Liu Gēn 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 性味:苦涩,温。
①《纲目》:酸涩,温,无毒。
②《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石榴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石榴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石榴根的功效_石榴根的用量和禁忌_石榴根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

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

化学成分:石榴根皮含异石榴皮碱、β-谷甾醇、甘露醇。

汉语拼音:Shí Liu Gēn

原形态:形态详"石榴皮"条。

性味:苦涩,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功效与作用:驱除绦虫:取干燥石榴根皮的内皮25克,加水300毫升浸泡1天后用文火煎至100毫升,于上午9时顿服。服药前1日不进晚餐.服药当日早晨及服药后2小时各服硫酸镁20~25克。如绦虫头部未排出,隔3、4周再行第2次治疗。绦虫排出后应进软食,暂时禁食油脂类食物。观察9例(猪肉绦虫5例,牛肉绦虫4例),除1例因服药后立即引起呕吐而未生效外,其余均1次治愈。有胃炎者不宜应用。

出处:《本草经集注》

附方:①治蛔虫病:石榴根皮六钱。煎汤,分三次服,每半小时一次,服完后四小时再服盐类泻剂。(苏医《中草药手册》)

性状:干燥根皮呈不规则卷曲或扁平的片块。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不现栓内层。气微,味涩。以皮块完整,色黄者佳。有些地方亦有用树皮入药者。

注意: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石榴根皮、醋石榴极、酸榴根、石榴树根

英文名:Pomegranate Roo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unica granatum L.

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或剥取根皮切片,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根皮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D-甘露醇(D-manitol)[1],石榴皮碱(pelletirerine),异石榴皮碱(isopelletierine),甲基石榴皮碱(methylpelletierine),甲基异石榴皮碱(methyliso-pelletierine),伪石榴皮碱(pseudopelletierine),并没食子鞣质酸(ellagitannic acid),没食子酸(gallic acid)[2]。

汉语拼音:Shí Liu Gēn

原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通常3-5m,稀达10m。枝顶常成尖锐尖长刺,幼枝有棱角,无毛,老枝近圆柱形。叶对生或簇生;叶柄短;叶片长圆圆状披针形,纸质,长2-9cm,宽1-1.8cm,先端尖或微凹,基部渐狭,全缘,上面光亮;侧脉稍细密。花1-5朵生枝顶;花梗长2-3mm;花径约3cm;萼筒钟状,长2-3cm,通常红色或淡黄色,6裂,裂片略外展,卵状三角形,外面近顶端有一黄绿以腺体,边缘有小乳突;花瓣6,红色、黄色或白色,与萼片互生,倒卵形,长1.5-3cm,宽1-2cm,先端圆钝;雄蕊多数,着生于萼管中部,花药球形,花丝细短;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头状。浆果近球形,直径5-12cm,通常淡黄褐色、淡黄绿色或带红色,果皮肥厚,先端有宿存花萼裂片。种子多数,钝角形,红色至乳白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根皮呈不规则的卷曲状或扁平的块状。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皮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内层不明显。气微,味涩。

性味:味酸;涩;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功效与作用:驱虫;涩肠;止带。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各家论述:1.《别录》:疗蛔虫、寸白。
2.《纲目》:止涩泻痢带下。
3.《上海常用中草药》:驱虫,收敛,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用药禁忌: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根皮呈不规则的卷曲状或扁平的块状。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皮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内层不明显。气微,味涩。

注意: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

药材基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

原形态:形态详石榴皮条。

性状鉴别:干燥根皮呈不规则卷曲或扁平的片块。外表面土黄色,粗糙,具深棕色鳞片状木栓,脱落后留有斑窝。内表面暗棕色。折断面不现栓内层。气微,味涩。以皮块完整,色黄者佳。有些地方亦有用树皮入药者。

性味:苦涩,温。
①《纲目》:酸涩,温,无毒。
②《广西中药》:味苦涩,性温,有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功效与作用:杀虫,涩肠,止带。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①《别录》:疗蛔虫、寸白。
②《纲目》:止涩泻痢带下。’
③《上海常用中草药》:驱虫,收敛。治蛔虫、绦虫,肾结石,糖尿病,乳糜尿。

用药禁忌:大便秘结及泻痢积滞未清者忌服。

出处:《本草经集注》

附方:①治蛔虫病:石榴根皮六钱。煎汤,分三次服,每半小时一次,服完后四小时再服盐类泻剂。(苏医《中草药手册》)
②治寸白虫:醋石榴根,切,一升。水二升三合,煮取八合,去滓,着少米作稀粥。空腹食之。(《海上集验方》)
③治肾结石:石榴树根、金钱草各一两。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
④治女子血脉不通,赤白带下:石榴根一握。炙干,浓煎一大盏,服之。(《斗门方》)
⑤治牙疳、鼻疳、衄血:石榴根皮或花二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石榴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