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凤尾茶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凤尾茶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凤尾茶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Herb of Bodinier Elsholtzia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东紫苏和异叶香薷的全草。
汉语拼音:Fènɡ Wěi Chá
原形态:多年生草,高25-30cm。茎基部常辐射状平卧,上部上升,常从基部分枝,有时具多数匍匐短枝,茎及枝多事暗紫色,具细条纹,被白色柔毛。叶近无柄;茎枝上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0.8-2.5cm,宽4-7mm,先端钝,基部渐狭,边缘上部具钝锯齿,近革质,两面无毛,极少被疏柔毛,下面满布腺点。假穗状花序单生于茎及枝顶端,长2-3.5cm;苞片覆瓦状排列,连合成杯状,宽6-8mm,先端具小突尖头,外面被柔毛及腺点,边缘具缘毛;花萼管状,长3mm,外面有柔乞求及腺点,萼齿披针形,长约1mm;花冠玫瑰红紫色,长约9mm,外面被柔毛及腺点,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较长,全缘;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花丝下部有毛,花药2室;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头近相等2裂,裂片线状钻形。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1mm,棕黑色。花期9-11月,果期11至翌年2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000m的山坡草地或松林下。
性味:味辛;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功效与作用:发散外邪;理气和胃。主感冒;咽喉红肿;目赤肿痛;口腔炎;牙痛;肝炎;消化不良
各家论述:1.《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性状:性状鉴别 (1)东紫苏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长10-30cm,表面暗紫色,有细纵纹及白色柔毛,质脆,断面有髓。叶郑曲皱缩,展平后呈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2.5cm,宽0.4-0.9cm。密破腺点。可见顶生的穗状花序,花暗紫色,揉搓后有特异清香。味辛、凉。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唇形利植物东紫苏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茎方形。自基部分枝,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表面绿色或带有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O.4~0.9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缘具圆齿;叶柄长1.5厘米,顶端叶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由数层生长在苞腋的轮伞花丛组成;每轮有花2~4朵,具短柄;花下有阔卵形苞片2枚,合生;花冠2唇形,浅红紫色,密生白色长毛,上唇3裂,直立,裂片钝圆,中间裂片稍大,下唇稍长,外弯。小坚果4枚,卵形。花期初冬。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或灌木林下。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辛,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苦微辛,平。
②《云南中草药》:辛涩,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
功效与作用: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②《云南中草药》:发散解表,理气和胃。治外感风寒,头身痛,咽喉痛,消化不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唇形利植物东紫苏的全草。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汉语拼音:Fènɡ Wěi Chá
原形态:多年生矮小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密被柔毛。茎方形。自基部分枝,丛生,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表面绿色或带有紫色。单叶对生;叶片线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1.5~2.8厘米,宽O.4~0.9厘米,先端钝或稍尖,基部楔形,上半部叶缘具圆齿;叶柄长1.5厘米,顶端叶近无柄。穗状花序顶生,由数层生长在苞腋的轮伞花丛组成;每轮有花2~4朵,具短柄;花下有阔卵形苞片2枚,合生;花冠2唇形,浅红紫色,密生白色长毛,上唇3裂,直立,裂片钝圆,中间裂片稍大,下唇稍长,外弯。小坚果4枚,卵形。花期初冬。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路旁草丛中或灌木林下。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
功效与作用: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解表,升清阳,清肝热。治感冒头重痛,肝炎,目痛,头晕痛。"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凤尾茶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