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扭子菜

汉语拼音:Niǔ Zǐ Cài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扭子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扭子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扭子菜的功效_扭子菜的用量和禁忌_扭子菜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英文名:all-grass of Shortstalk Heterocodon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mocodon breuipes (Hemsl.) Hong [Heterocodon breuipes (Hemsl. Jamd.- Mazz. Et Nannf.; Wahlenbergia breuipes Hemsl.]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同种花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

汉语拼音:Niǔ Zǐ Cài

原形态:同种花 一年生匍匐草本,长达50cm。全株无毛。无地下根状茎。茎细长,有3条纵翅,主茎腋间有极短的分枝,上生叶数片,似簇生。叶互生;具长2-9mm的叶柄;呀片三角状圆形或卵圆形,长宽7-12mm,先端急尖,基部近于平截,边缘具尖锯齿。花无梗,花全长仅5mm;花萼筒部卵状,长1-1.5mm,裂片狭三角形,长2mm,有一对狭长齿;花冠白色、淡蓝色、淡紫色,管状钟形,长3.5mm,深裂略过半,裂片条状长圆形;花丝长1mm,花药狭长;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果实卵圆形,长约2.5mm,果实薄,有种子数颗。种子棕褐色,长0.7mm。花、果期4-8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0-2900m的沟边、林下、灌丛及山坡草地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水浸,蘸洗口腔。

功效与作用:清热;止咳。主肺热咳嗽;发热;口腔糜烂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摘录出处②: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基源:桔梗科扭子菜Heterocodon brevipes (Hemsl.)Hand.-Mazz. et Nannf.,以全草入药。

汉语拼音:Niǔ Zǐ Cài

资源分布:贵州、云南。

性味:微甘,凉。

用法用量:全草1两,水煎服。

功效与作用:清热,止咳。主治高热,咳嗽。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扭子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汉语拼音:Niǔ Zǐ Cài

原形态:扭子菜,又名:异钟花。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潮湿地。分布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甘、凉。

功效与作用:清热止咳。

出处:《贵州草药》

附方:①治咳嗽:扭子菜一两,煨水服。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扭子菜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态:扭子菜,又名:异钟花。
纤细匍匐状草本,长20~40厘米。茎绿色,纤细,径约2毫米,具纵棱,有分枝。3小叶聚生,有短柄,中间的叶片较大,柄亦较长;叶片卵形,长5~10毫米,宽4~9毫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花小,长约5毫米,腋生,无柄;萼5裂,裂片近三角形,复3裂,基部与子房贴生;花冠白色,或淡紫色,5裂,子房半下位。蒴果。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路旁潮湿地。分布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微甘、凉。

功效与作用:清热止咳。

出处:《贵州草药》

附方:①治咳嗽:扭子菜一两,煨水服。
②退高烧:扭子菜一把,煨水服。
③治白口疮或口匿:扭子菜适量,捣绒,兑淘米水,用棉花蘸水洗口腔。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扭子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