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无患子中仁

汉语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别名:木子仁。 性味:辛;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无患子中仁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无患子中仁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无患子中仁的功效_无患子中仁的用量和禁忌_无患子中仁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仁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性味:《纲目》:辛,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消积辟恶。治疳积,蛔虫病,腹中气胀,口臭。
①《本草拾遗》:烧令香,辟邪恶气。
②《纲目》:煨食辟恶,去口臭。
③《岭南采药录》:煅食之,治小儿五疳及鹅喉。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膀胱热。
⑤《广西中药志)):煨食治蛔虫。

出处:《本草拾遗》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无患子仁六、七枚(煨熟),苏鼠一只(煅灰)。共研为散,分三、四次蒸猪肝食。(《岭南草药志》)
②治小儿腹中气胀:无患子仁三、四枚,煨熟良。(《岭南草药志》)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的种仁。

化学成分:见"无患子"条。

汉语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无患子"条。

性味:《纲目》:"辛,平,无毒。"

功效与作用:消积辟恶。治疳积,蛔虫病,腹中气胀,口臭。

出处:《本草拾遗》

附方:①治小儿疳积:无患子仁六、七枚(煨熟),苏鼠一只(煅灰)。共研为散,分三、四次蒸猪肝食。(《岭南草药志》)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木子仁。

英文名:seed of Chinese soapbrr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科植物无患树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种仁。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剥除外果皮,除去种皮,留取种仁,晒干备用。

化学成分:见无患子条。

汉语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原形态:无患子 落叶大乔木,高可达20多米。嫩枝绿色,无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叶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稍呈镰形,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被微柔毛。花序顶生,圆锥形;花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形,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耳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花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形,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种子球形,黑色,坚硬。花期春季,果期夏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各地寺庙、庭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性味:辛;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煨熟食,3-6枚。

功效与作用:消积;辟秽;杀虫。主疳积;腹胀;口臭;蛔虫病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烧令香,辟邪恶气。
2.《纲目》:煨食辟恶,去口臭。
3.《岭南采药录》:煅食之,治小儿五疳及鹅喉。
4.《南宁市药物志》:清膀胱热。
5.《广西中药志》:煨食治蛔虫。

归经:脾;胃;大肠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无患子中仁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