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野核桃仁

汉语拼音:Yě Hé Tɑo Rén 性味:甘;性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野核桃仁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野核桃仁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野核桃仁的功效_野核桃仁的用量和禁忌_野核桃仁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挑的种仁

化学成分:种仁含油40-50%,蛋白质15-20% ,糖类,维生素A、B、C等。树皮及外果皮含大量鞣质。

汉语拼音:Yě Hé Tɑo Rén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2-25m。树皮灰褐色,线纵裂。小枝被腺毛及星状毛;顶芽裸露,密生黄褐色毛;髓部疏松,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9-17枚,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硬纸质,长8-15cm,宽3-7.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圆形或近心形,边缘具细锯齿,两面有星状毛和腺毛。花单生,雌雄同株;雄葇荑花序下垂,长9-25cm,生于枝端叶痕腋内,雄花有花被4,雄蕊10-14,无花丝,花药2室,药隔稍伸出;雌花序穗状,直立,长5-13cm,生于新枝顶端,有雌花5-10朵,花被4裂,贴生于子房子,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2裂呈绒毛状,暗红色。核果卵形,长3-6cm,顶端尖,外果皮肉质,密被腺毛;内果皮坚硬,骨质,有6-8条纵棱,棱脊之间有不规则的皱折。种子较小,常为向内延伸的骨质果皮所隔裂。花期4-5月,果期8-10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1200m的向阳山坡杂木林内或溪谷两旁土壤肥沃湿润处。

性味:甘;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50g,或捣碎嚼10-30g。或捣烂冲酒。外用:适量,捣烂,涂搽 。

功效与作用:种仁:功能补养气血,润燥化疚,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

归经:肺;肾;大肠经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附方:治腰痛:野核桃仁(炒熟)五至六两。捣烂冲酒服。(性味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野核桃的种仁。10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积6~7天,待果皮霉烂后,擦去果皮,洗净,晒至半干,再击碎果核,拣取种仁,晒干。

化学成分:种仁含油40~50%,蛋白质15~20%,糖类,维生素A、B、C等。树皮及外果皮含大量鞣质。

汉语拼音:Yě Hé Tɑo Rén

原形态:野核桃,又名:山核桃、野胡桃。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或溪谷两旁。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甘肃等地。

性味:性温平,味甘。

功效与作用:种仁:功能补养气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咳嗽,下肢酸痛。油:为缓下剂,能驱除绦虫:外用治皮肤疥癣,冻疮,腋臭。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附方:治腰痛:野核桃仁(炒熟)五至六两。捣烂冲酒服。(性味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野核桃仁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