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红马蹄

汉语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钱、大叶止血草、水钱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钱薄荷、大叶止血莲、红石胡荽、大雷公藤、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性味:味苦;怀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红马蹄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红马蹄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塌菜、八角金钱、大叶止血草、水钱草、大雷公根、大地星宿、金钱薄荷、大叶止血莲、红石胡荽、大雷公藤、铜钱草、一串钱、大马蹄草

英文名:Herb of Nepal Pennywort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

汉语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45cm。茎匍匐,斜上分枝,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长4-27cm;托叶膜质,先端钝圆或有浅裂;叶片膜质,肾形,长2-5cm,宽3.5-6cm,边缘5-9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钝锯齿,基部心形,疏生短硬毛。伞形花序数个簇生于茎端叶腋,花序梗长0.5-2.5cm,有柔毛;小伞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头状花序;花柄极短;小总苞片倒卵形;无萼齿;花瓣卵形;白色,有时有紫红色斑点;花柱幼时内郑,花后向外反曲。双悬果近圆形,长1-1.2mm,宽1.5-1.8mm,基部心形,两侧扁压,常有紫色斑点,成熟后常呈黄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显着。花、果期5-11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000m的山坡、路旁、阴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性味:味苦;怀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化瘀止血;解毒。主感冒;咳嗽;痰中带血;痢疾;泄泻;痛经;月经不调;跌打伤肿;外伤出血;痈疮肿毒

各家论述:1.《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出处:出自《四川中药志》。

性状:性状鉴别 叶多皱缩成团,展开后长约15-30cm,茎纤细柔软而弯曲,有分枝,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柄基部有叶鞘,被毛;叶多皱缩,完整叶呈圆肾形,5-9掌状浅裂,裂片先端钝,基部心形,边缘有缺齿,具掌状叶脉,两面被紫色短硬毛。质脆。气微,味淡。

注意:《重庆草药》:“孕妇禁用。”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药志》),铜钱草、一串钱、人马蹄草(四川)。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生,节上生不定根与不定芽,逐渐长成直立茎,高15~30厘米,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叶片近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钝缺齿,基部呈心脏形,掌状叶脉较为明显,绿色,两面被紫色细毛;具柄,长1.5~9厘米,基部有托叶鞘。伞形花序,小球形,直径约6毫米,单生或数个聚生于小枝上端;总花梗长0.5~2厘米;小花绿白色;萼齿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枚;花柱2。双悬果,近圆形,两侧压扁。花期夏、秋。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的沟边、路边、林旁的阴湿矮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②《重庆草药》:辛,温,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功效与作用: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①《四川中药志》:清肺热,散血热。治吐血,跌打损伤及感冒咳嗽。
②《重庆草药》:除寒解表。疮口发痒者,敷之去风热止痒。骨折脱臼者,外包可接骨投榫。

出处:《四川中药志》

附方:①治跌打伤:红马蹄草、红酸浆草、扁竹根各等分。捣烂。以童便二份、酒一份,调合取升内履;药渣调如膏,包伤部。(《重庆草药》)
②治痰中带血成粒状者:红马蹄草、红羊石子根二两。酒半斤,煎沸,冷后服,每服一小杯。(《重庆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接骨丹[四川]、闹鱼草[云南]、金钱薄荷[浙江]、大驳骨草[广东]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石胡荽属植物红石胡荽Hydrocotyle nepalensis Hook.[H. javanica Thunb. var. chinensis Dunn]的全草。四季可采,晒干备用。

汉语拼音:Hón Mǎ Tí Cǎo

性味:辛、微苦,凉。

用法用量:0.3~1两。外用新鲜全草适量,捣烂敷患处。

功效与作用: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感冒,咳嗽,吐血,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马蹄肺筋草、接骨草(《四川中药志》),铜钱草、一串钱、人马蹄草(四川)。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红马蹄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汉语拼音:Hónɡ Mǎ Tí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蔓生,节上生不定根与不定芽,逐渐长成直立茎,高15~30厘米,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叶片近圆形,掌状5~7浅裂,裂片先端钝,边缘具钝缺齿,基部呈心脏形,掌状叶脉较为明显,绿色,两面被紫色细毛;具柄,长1.5~9厘米,基部有托叶鞘。伞形花序,小球形,直径约6毫米,单生或数个聚生于小枝上端;总花梗长0.5~2厘米;小花绿白色;萼齿小;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2室,每室胚珠1枚;花柱2。双悬果,近圆形,两侧压扁。花期夏、秋。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的沟边、路边、林旁的阴湿矮草丛中。分布四川、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凉,味微苦,无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8钱;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功效与作用:治跌打损伤,感冒,咳嗽痰血。

出处:《四川中药志》

附方:①治跌打伤:红马蹄草、红酸浆草、扁竹根各等分。捣烂。以童便二份、酒一份,调合取升内履;药渣调如膏,包伤部。(《重庆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红马蹄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