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龙须草

汉语拼音:Lónɡ Xū Cǎo 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 性味:淡,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龙须草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龙须草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灯心草(《安徽药材》),水通草、秧草根(《云南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的全草。9~10月间,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芦竹萜、粘霉酮,无羁萜、β-香树脂醇、羊齿烯醇等三萜类。

汉语拼音:Lónɡ Xū Cǎo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根茎。茎青绿色,线形,高达50厘米,表面有凸起的条纹。茎上无叶,但于基部有红棕色、淡黄色或暗黑色的鞘状鳞叶数枚。花序侧生,成簇状,伞形或复聚伞形,有短柄;花被6,2列,淡绿色。萼片状;雄蕊通常3枚,着生于花被的基部;子房上位,1室,花柱不明显,柱头3枚,线形。蒴果长椭圆形,内含多数种子。花期4~6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潮湿地及沼泽边缘。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等地。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性味:淡,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

功效与作用:利尿通淋,泄热安神。治小便赤涩,热淋,肾炎水肿,头昏,齿痛,鼻衄,咽痛,心烦失眠,消渴,梦遗。

各家论述:①治尿路感染:龙须草、水前草各一两,土茯苓三钱;或龙须草、小蓟草、乌蔹莓各一两,白茅根二两。水煎服。

出处:《纲目拾遗》

附方:①治小便淋涩:龙须草二至三钱,水煎服。

性状:干燥的茎,呈扁压状细柱形或线形,长30~50厘米,直径1~1.5毫米,先端渐尖,近基部稍粗,表面光滑,淡黄绿色,具纵直细纹理。质坚实而柔软。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但不发达。气无,味淡。以干燥均匀、带绿色者为佳。

注意:《饮片新参》:"溲多者勿用。"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硬质早熟禾的地上部分。夏、秋采收,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秆直立,丛生,坚韧而粗糙,具3~4节。叶片线形,扁平,稍粗糙,长3~7厘米,宽0.5~1毫米;有长叶鞘,无毛,无脊;叶舌膜质,先端锐尖,长约4毫米。圆锥花序,稠密而紧缩,狭长矩形至线形,长3~10厘米,宽约1厘米;小穗披针形,长约4毫米,绿色,成熟后草黄色,含4~6小花;颖披针形,先端锐尖,长2.5~3毫米。颖果纺锤形,腹面有凹沟,长约2毫米。花期6~7月。

资源分布:生于草地、路旁、林下,山坡和丘陵坡地。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的山东,江苏。

性味:甘淡,平。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治小便淋涩,黄水疮。

出处:《内蒙古中草药》

附方:①治小便淋涩:龙须草二至三钱,水煎服。
②治黄水疮:龙须草穗五钱,蝉蜕二钱,水煎服。(性味以下出《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龙须草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