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旱芹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旱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旱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云弓、芹菜、南芹菜、香芹、薄芹、和蓝鸭儿芹、药芹、水英、野芹
英文名:all-grass of Wildcelery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um graueolens L.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带根全草。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多为鲜用。
化学成分:全草含朴骨脂素(psoralen),花椒毒素(xan-thotoxin),香柑内酯(bergapten),异茴芹香豆精(isopimpinel-lin)[1]。还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有:d-柠檬烯(d-limonene),月桂烯(myrcene),异丁酸(isobutyric acid),缬草酸(valeric acid),3-异亚丁基-3α,4-二氢苯酞(3-isobutylidene-3α,4-dihydrophyha-lide),3-异亚丁基苯酞(3-isobutylidenephthalide),3-异亚戊基苯酞(3-isovalidene phthalide),顺式-3-已烯基丙酮酸酯(cis-3-hexen-1-yl-pyruvate)[2,3]。芹菜籽中含芹菜甲素(3-丁基苯酞;3-n-butyphthalide),芹菜已素(3-n-buty-4,5-dihydrophyha-lide_[4]。
汉语拼音:Hàn Qín
原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150cm。有强烈香气。根细圆锥形,土黄色,支根多数。茎直立,光滑,下部分枝,丛生,细而硬,斜上开展,根生叶有柄柄长2-26cm,基部扩大成膜质鞘;叶片轮子廓为长圆形至倒卵形,长7-18cm,宽3.5-8cm,通常3裂达中部或3全裂,裂片近鞭形,边缘有圆锯齿或锯齿,吉脉两面突起;较上部的茎生叶有短柄,吉片轮子廓为阔三角形,通常分裂为3小叶,小叶倒卵形,中部以上边缘疏生钝锯齿以至缺刻。复伞形花序顶生与叶对生,通常无总苞片或小总苞片;伞辐细弱,3-16,长0.5-2.5cm,小伞形花序有花7-29,花柄长1-1.5mm;萼齿小或不明显;花瓣白色或黄绿色,圆卵形,长约1mm,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扁压,花柱向外反曲。分生果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5mm,宽1.5-2mm,果棱尖锐,合生面略收缩,每材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4-7月。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欧、亚、非及美洲。
性味:味甘;辛;微苦;性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绞汁;或入丸剂。外用:适量,捣蛋敷;或煎水洗。
功效与作用:平肝;清热;祛风;利水;止血;解毒。主肝阳眩晕;风热头痛;咳嗽;黄疸;小便淋痛;尿血;崩漏;带下;疮疡肿肿毒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补血,祛风,去湿。敷洗诸风之症。
2.《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
3.《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
4.《中国药植图鉴》:治小便出血,捣汁服。
5.《大同药植手册》:治小便淋痛。
6.《陕西草药》:祛风,除热,散疮肿。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痛,无名肿毒。
用药禁忌:《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归经:归肝;胃;肺经
出处:出自《履f岩本草》。
注意:《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
化学成分:茎叶含芹菜甙、佛手柑内酯、挥发油、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糖类等。挥发油中有α-芹子烯以及使旱芹具有特殊气味的丁基苯酞、新蛇床酞内酯、瑟丹内酯等苯酞衍生物成分。又谓干芹菜含有一种酸性的黄色物质,暂称为芹菜乙部分,溶于碱溶液呈绿色萤光,有降压效果。
汉语拼音:Hàn Qín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秃净,有强烈香气。茎圆柱形,高达0.7~1米,上部分枝,有纵棱及节。根出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倒卵形至矩圆形,具柄,柄长36~45厘米,小叶2~3对,基部小叶柄最长,愈向上愈短,小叶长、阔均约5厘米,3裂,裂片三角状圆形或五角状圆形,尖端有时再3裂,边缘有粗齿;茎生叶为全裂的3小叶。复伞形花序侧生或顶生;无总苞及小总苞;伞辐7~16;花梗20余:花小,两性,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先端内曲;雄蕊5,花药小,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枉2,浅裂。双悬果近圆形至椭圆形,分果椭圆形,长约1.2毫米,具有5条明显的肋线,肋槽内含有1个油槽,二分果联合面近于平坦,也有2个油槽,分果有种子1粒。花期4月。果期6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甘苦,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高血压及降低血清肌甾醇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厥阴经。"
出处:《履巉岩本草》
附方:①治早期原发性高血压:鲜芹菜四两,马兜铃三钱,大、小蓟各五钱。制成流浸膏,每次10毫升,每日服三次。(《陕西草药》)
注意:《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芹菜(《别录》),和兰鸭儿芹(《中国植物图鉴》),香芹、蒲芹(《本草推陈》),药芹(《中国药植图鉴》),野芹(《上海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
原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秃净,有强烈香气。茎圆柱形,高达0.7~1米,上部分枝,有纵棱及节。根出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倒卵形至矩圆形,具柄,柄长36~45厘米,小叶2~3对,基部小叶柄最长,愈向上愈短,小叶长、阔均约5厘米,3裂,裂片三角状圆形或五角状圆形,尖端有时再3裂,边缘有粗齿;茎生叶为全裂的3小叶。复伞形花序侧生或顶生;无总苞及小总苞;伞辐7~16;花梗20余:花小,两性,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先端内曲;雄蕊5,花药小,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枉2,浅裂。双悬果近圆形至椭圆形,分果椭圆形,长约1.2毫米,具有5条明显的肋线,肋槽内含有1个油槽,二分果联合面近于平坦,也有2个油槽,分果有种子1粒。花期4月。果期6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甘苦,凉。
①《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平。
②《大同药植手册》:甘苦,微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捣汁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平肝清热,祛风利湿。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补血,祛风,去湿。敷洗诸风之症。
②《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
③《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
④《中国药植图鉴》:治小便出血,捣汁服。
⑤《大同药植手册》:治小便淋痛。
⑥《陕西草药》:祛风,除热,散疮肿。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痛,无名肿毒。
用药禁忌:《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归经:《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厥阴经。
出处:《履f岩本草》
附方:①治早期原发性高血压:鲜芹菜四两,马兜铃三钱,大、小蓟各五钱。制成流浸膏,每次10毫升,每日服三次。(《陕西草药》)
②治痈肿:鲜芹菜一至二两,散血草、红泽兰、铧头草各适量。共捣烂,敷痈肿处。(《陕西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旱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