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地红子根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地红子根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地红子根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兆拥母。全年可采。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兆樱又名:矮红子。
半常绿低矮灌木,高约80厘米。枝横张开展,有平贴短柔毛。单叶互生,或近簇生于短枝末端,叶片椭圆形或卵圆形,长3~6毫米,先端圆,有凸尖头,上面亮绿色,无毛,下面有少数平贴的毛。花淡红色,几无柄,1-2朵生于距状短侧枝的顶端;萼筒管形,先端5裂,外被柔毛;花瓣5;雄蕊约15枚;花柱2。梨果状核果,卵形或球形,长约5毫米,熟时红色,内有3核。花期6月。果期9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酸涩。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②治红痢:地红子根一两。煎水服。
③治吐血:地红子根二两。煎水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全年可采。
汉语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红子。
资源分布: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凉,味酸涩。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红子根五钱,朱砂莲三钱,吴萸子、银花各一钱。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英文名:Root of Ground Cotoneaster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小叶平枝灰栒子的根。
汉语拼音:Dì Hónɡ Zǐ Gēn
原形态:小叶平枝灰栒子 落叶或半常绿平铺灌木,高不超过50cm。小枝圆柱形,黑褐色。叶互生;叶柄极短,被柔毛;托叶钻形,早落;叶片近圆形或宽楔椭圆形,较小,长6-8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被疏平贴柔毛。花1-2朵;萼筒钟状,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急尖,外面微具短柔毛;花瓣直立,倒卵形,先端钝圆,粉红色;雄蕊短于花瓣;花柱离生,短于雄蕊。果实椭圆形,长5-6m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400m的山岩上或山坡多石地。
性味:酸、涩;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除湿,止血,止痛。主痢疾,白带,吐血,痛经
归经:肝、胃经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地红子根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