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牛肋筋

汉语拼音:Niú Lèi Jīn 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苦辛。"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牛肋筋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牛肋筋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牛肋筋的功效_牛肋筋的用量和禁忌_牛肋筋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秋后采收。

汉语拼音:Niú Lèi Jīn

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通常不及0.5米。叶极小,矩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凹入,截头状或浑圆,通常阔,基部楔尖,边缘有齿缺,背灰白色,密被星状柔毛。花单生于叶腋,通常具短柄,直径约8毫米;萼5裂,裂片镊合状排列;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成熟心皮平滑或有皱纹,有短芒。花期冬季。

资源分布:生于荒地路边。分布华南及西南地区。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苦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湿热,解疮毒。治痢疾,黄疸,疔疮,肿毒。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痢疾或黄疸:牛肋筋一至二两。煎水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糯米药(《贵州民间药物》),拔腋草,黄花母、地膏草(《广西药植名录》)。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小叶黄花稔的全草。秋后采收。

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通常不及0.5米。叶极小,矩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2厘米,先端凹入,截头状或浑圆,通常阔,基部楔尖,边缘有齿缺,背灰白色,密被星状柔毛。花单生于叶腋,通常具短柄,直径约8毫米;萼5裂,裂片镊合状排列;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成熟心皮平滑或有皱纹,有短芒。花期冬季。

资源分布:生于荒地路边。分布华南及西南地区。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性微寒,味苦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湿热,解疮毒。治痢疾,黄疸,疔疮,肿毒。
①《贵州民间药物》:消红肿疮毒,治疔疮。
②《广西药植名录》:清凉解毒。治刀伤,黄疸。
③《贵州草药》:消热利湿。

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附方:①治痢疾或黄疸:牛肋筋一至二两。煎水服。
②治疔疮:牛肋筋适量,嚼绒,敷患处。
③治红肿疮毒:牛肋筋、鬼针草各等分,捶绒敷患处。(选方出《贵州草药》)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牛肋筋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