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苘麻

汉语拼音:Qǐnɡ Má 别名: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性味:苦;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苘麻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苘麻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苘麻的功效_苘麻的用量和禁忌_苘麻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r麻、八角乌、孔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栽培的可达3~4米。茎直立,具软毛。叶互生,圆心形,直径7~18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具圆齿,两面密生柔毛;叶柄长8~18厘米。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0.8~2.5厘米,粗壮;花萼绿色,下部呈管状,上部5裂,裂片圆卵形,先端尖锐;花瓣5;黄色,较萼稍长,瓣上具明显脉纹;雄蕊简甚短;心皮15~20,长1~1.5厘米,顶端平截,轮状排列,密被软毛,各心皮有扩展、被毛的长芒2枚。蒴果成熟后裂开;种子肾形、褐色,具微毛。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出处:《唐本草》

附方: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芸香甙0.2%。

汉语拼音:Qǐnɡ Má

原形态:苘麻,又名:白麻(《纲目》),青麻、野苎麻、八角乌、孔麻。

资源分布:常见于路旁、田野、荒地、堤岸上,或栽培。分布全国各地。

性味:《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捣敷。

功效与作用: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出处:《唐本草》

附方:治痈疽肿毒:苘麻鲜叶和蜜捣敷。如漫肿无头者,取鲜叶和红糖捣敷,内服子实一枚,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白麻、青麻、野棉花、叶生毛、磨盘单、车轮草、点圆子单、馒头姆、孔麻、磨仔盾、毛盾草、野火麻、野芝麻、紫青、绿箐、野苘、野麻、鬼馒头草、金盘银盏。

英文名:Herb of Chingma Abutilon, Herb of Piemarker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化学成分:叶含芸香甙(rutin)。

汉语拼音:Qǐnɡ Má

原形态:苘麻 一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达1-2m。茎枝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3-12cm,被星状细柔毛;托叶早落;叶片圆心形,长5-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被星状柔毛,边缘具细圆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3cm,被柔毛,近顶端具节;花萼杯状,密被短绒毛,裂片5,卵形,长约6mm;花黄色,花瓣倒卵形,长约1cm;雄蕊柱平滑无毛;心皮15-20,长1-1.5cm,先端平截,具扩展、被毛的长芒2,排列成轮状,密被软毛。蒴果半球形,直径约2cm,长约1.2cm,分果丬15-20,被粗毛,顶端具长芒2。种子肾形,褐色,被星状柔毛。花期7-8月。

资源分布:常见路旁、荒地和田野间。我国除青藏高原不产外,其他各地均产,东北各地也有栽培。

性味:苦;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湿;解毒开窍。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睾丸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痈疽肿毒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

归经:脾;胃经

出处:出自《唐本草》。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苘麻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