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大果臭椿皮

汉语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 性味:苦;涩;凉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大果臭椿皮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大果臭椿皮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的根皮。

化学成分:根皮含樗苦素(ailanthin)及皂甙(saponin);木材含树脂(resin),鞣质(tannin),碳水化合物(carborhydrate)及香草醛(vanillin)等。

汉语拼音:Dà Guǒ Chòu Chūn Pí

原形态:大果臭椿 落叶乔木,高10-30m。树皮灰色或淡褐色,幼枝无毛,红褐色,有光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紫色,长5-10mm;叶片卵状披针形,通常较大,长9-14cm,宽1.5-7.5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至圆形,边缘无纤毛,近基部两侧有粗齿1-2对,每粗齿背面有1腺体。花小,杂性,白色带绿,排成多分枝的圆锥花序,长35-50cm;花瓣长约2.5cm,两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10,长于花瓣,花丝基部被粗毛;雌花中雄蕊短于花瓣,心皮5,花柱扭曲,粘合,柱头5裂。翅果长圆状椭圆形,长4.5-7cm,宽1.5-2cm,微带红褐色。种子1颗,位于翅果的近中部。花期6月,果期7-10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00-2500m的路旁、沟边杂木林或灌丛中。

性味:苦;涩;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涂。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主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大果臭椿皮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