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 莴苣

汉语拼音:Wō Jù Zǐ 别名:苣o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 性味:《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莴苣子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莴苣子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莴苣子的功效_莴苣子的用量和禁忌_莴苣子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苣蕂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簸净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汉语拼音:Wō Jù Zǐ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莴苣"条。

资源分布: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性味:《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煮粥、煎汤或研细酒调。外用:研末涂擦。

功效与作用:《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乳汁不行:㈠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㈡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

性状: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而扁,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外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小的顺直纹理;搓去外皮,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苣o子、白苣子、生菜子

英文名:Seed of Garden Lettu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ctuca sativa L.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果实。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果产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汉语拼音:Wō Jù Zǐ

原形态:莴苣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粗,厚肉质。基生叶丛生,向上渐小,长圆状倒卵形,长10-30cm,全缘或卷曲皱波状;茎生叶互生,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有15个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狭或长椭圆状倒卵形,灰色、肉红色或褐色,微压扁,每面有纵肋7-8条,上部有开展柔毛,喙细长,淡白色或褐红色,与果身等长或稍长,冠毛白色。花果期5-7月。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赤有野生。

性状鉴别:性状鉴别 瘦果呈长椭圆形至卵圆形而扁,一端渐尖,另一端钝圆。长3-5mm,宽1-2mm。外表灰白色,棕褐色,黑褐色。瘦果的每一面具7-8条形成顺直纹理的纵肋,用时可搓去外歧,多搓时即呈细毛状(纤维状)。搓去外歧后,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

性味:味辛;苦;微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每服3g。外用:适量,研末涂擦;或煎水熏洗。

功效与作用:通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

各家论述:《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归经:归胃;肝经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附方:①治乳汁不行: 一、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二、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②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③治阴囊TUI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频擦之。(《摘元方》)

性状:性状鉴别 瘦果呈长椭圆形至卵圆形而扁,一端渐尖,另一端钝圆。长3-5mm,宽1-2mm。外表灰白色,棕褐色,黑褐色。瘦果的每一面具7-8条形成顺直纹理的纵肋,用时可搓去外歧,多搓时即呈细毛状(纤维状)。搓去外歧后,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

摘录出处④:

摘录:《辞典》

别名:苣o子(《河北药材》),白苣子(《山西中药志》)。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簸净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莴苣条。

资源分布:产于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鉴别:干燥种子呈长椭圆形而扁,长约3毫米,宽约1毫米;外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细小的顺直纹理;搓去外皮,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河北药材》: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煮粥、煎汤或研细酒调。外用:研末涂擦。

功效与作用:《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出处:《纲目》

附方:①治乳汁不行:㈠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纲目》)㈡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纲目》)
②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③治阴囊颓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纲目》)
④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束,频擦之。(《摘元方》)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莴苣子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