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天名精

汉语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 别名:茢甄、豕首、麦句姜、虾蟆蓝、天芜菁、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葵松、鹿活草、杜牛膝、皱面草、皱面地菘草、鹤虱草、母猪芥、蚵蚾草、土牛膝、鸡踝子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癞蟖草、挖耳草、癞头草、癞蛤蟆草、臭草 性味:味苦;辛;性寒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天名精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天名精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药大辞典》

天名精的功效_天名精的用量和禁忌_天名精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茢薽、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别录》),葵松、鹿活草(《唐本草》),杜牛膝(《圣济总录》),皱面草(《履巉岩本草》),皱面地菘草(《卫生家宝方》),鹤虱草(《伤寒蕴要》),母猪芥(《孙天仁集效方》),蚵蚾草(《经效济世良方》),土牛膝(《本草崇原》),鸡踝子草(《本草正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癞蟖草(《中国植物图鉴》),挖耳草、额头草、癞蛤蟆草、臭草(《上海常用中草

药材基源:为菊种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茎叶。

汉语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软毛。茎下部叶互生;稍有柄;叶片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绿色较深,光滑,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茎上部叶近于无柄;长椭圆形,向上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近乎无柄,有时下垂;总苞钟形或稍带圆形,外层苞片稍短,卵圆形,中层和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序中全为管状花,黄色;花序外围为雌花,花冠先端3~5齿裂,花后柱头外露;中央数层为两性花,花冠先端4~5齿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瘦果长约3~5毫米,有纵沟多条,顶端有线形短喙,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野草丛中。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辛,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归经:入肝、肺经。

出处:《本经》

附方:①治咽喉肿塞,痰涎壅滞,喉肿水不可下者:地菘捣汁。鹅翎扫入,去痰最妙。(《伤寒蕴要》)

注意:①《本草经集注》:"垣衣为之使。"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m、豕首(《尔雅》),麦句姜、虾蟆蓝(《本经》),天芜菁(叫、品方》),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别录》),葵松、鹿活草(《唐本草》),杜牛膝(《圣济总录》),皱面草(《履f岩本草》),皱面地菘草(《卫生家宝方》),鹤虱草(《伤寒蕴要》),母猪芥(《孙天仁集效方》),蚵o草(《经效济世良方》),土牛膝(《本草崇原》),鸡踝子草(《本草正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癞a草(《中国植物图鉴》),挖耳草、额头草、癞蛤蟆草、臭草(《上海常用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菊种植物天名精的根及茎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有臭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软毛。茎下部叶互生;稍有柄;叶片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的锯齿,上面绿色较深,光滑,下面有细软毛和腺点;茎上部叶近于无柄;长椭圆形,向上逐渐变小。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近乎无柄,有时下垂;总苞钟形或稍带圆形,外层苞片稍短,卵圆形,中层和内层苞片长椭圆形;花序中全为管状花,黄色;花序外围为雌花,花冠先端3~5齿裂,花后柱头外露;中央数层为两性花,花冠先端4~5齿裂,花后雌雄蕊均外露,花药基部箭形,柱头2深裂,裂片线形。瘦果长约3~5毫米,有纵沟多条,顶端有线形短喙,无冠毛。花期6~8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果实(鹤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野草丛中。分布河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贵州、陕西等地。

性味:辛,寒。
①《本经》:味甘,寒。
②《别录》:味辛,无毒。
⑧《开宝本草》:味咸。
④《纲目》:微辛甘,有小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功效与作用:祛痰,清热,破血,止血,解毒,杀虫。治乳蛾,喉痹,疟疾,急性肝炎,急慢惊风,虫积,血瘕,衄血,血淋,疔肿疮毒,皮肤痒疹。
①《本经》:主瘀血、血瘕。下血、止血,利小便。
②《别录》:除小虫,去痹,除胸中结热,止烦渴,逐水,大吐下。
③《药性论》:治疮,止血及鼻衄不止。
④《唐本草》:主破血,生肌,止渴,利小便,杀三虫。除诸毒肿疔疮,瘘痔,金疮内射。身痒瘾疹不止者,揩之立已。
⑤《开宝本草》:主金疮,止血,解恶虫蛇螫毒,按以敷之。
⑥《纲目》:吐痰止疟。治牙痛口紧,喉痹。
⑦《本草备要》:治乳蛾喉痹,砂淋血淋。
⑧《野生药植图说》:嫩叶捣烂治脚癣。
⑨《杭州药植志》:强力杀虫药,可以杀蛔虫及绦虫,并治失力黄疸。

用药禁忌:①《本草经集注》:垣衣为之使。
②《蜀本草》:地黄为使。
③《本草经疏》:脾胃寒薄,性不喜食冷,易泄无渴者勿服。

归经:入肝、肺经。
①《本草再新》:入肺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厥阴经。

出处:《本经》

附方:①治咽喉肿塞,痰涎壅滞,喉肿水不可下者:地菘捣汁。鹅翎扫入,去痰最妙。(《伤寒蕴要》)
②治缠喉风:蚵o草,细研,用生蜜和丸弹子大,噙化一、二丸。如无新者,只用干者为末,以生蜜为丸,不必成弹子,但如弹子大一块。(《经效济世良方》救生丸)
③治吐血疾:皱面草,不以多少,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用茅花泡汤调服,不以时候。(《履f岩本草》)
④治产后口渴气喘,面赤有斑,大便泄,小便闭,用行血利水药不效:天名精根叶,浓煎膏饮。下血,小便通而愈。(《本草从新》)
⑤治疔疮肿毒:鹤虱草叶、浮酒糟。同捣敷。(《孙天仁集效方》)
⑥治风毒瘰疬,赤肿痛硬:地菘一斤。捣如泥,敷瘰疬上,干即易之,以差为度。(《圣惠方》)
⑦治发背初起:地菘,杵汁一升,日再服,瘥乃止。(《伤寒类要》)
⑧治恶疮:捣地菘汁服之,每日两三服。(孟诜《必效方》)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茢甄、豕首、麦句姜、虾蟆蓝、天芜菁、天门精、玉门精、彘颅、蟾蜍兰、觐、地菘、天蔓菁、葵松、鹿活草、杜牛膝、皱面草、皱面地菘草、鹤虱草、母猪芥、蚵蚾草、土牛膝、鸡踝子草、野烟、山烟、野叶子烟、癞格宝草、癞蟖草、挖耳草、癞头草、癞蛤蟆草、臭草

英文名:root of Common carpesium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天名精的全草。

化学成分:全草含倍半匝萜内酯:天名精内酯酮(carab-rone),鹤虱内酯(carpesiolin)[1],大叶土木香内酯(granilin)[2],依瓦菊素(ivalin)[3],天名精内酯醇(carabrol),依生依瓦菊素(ivax-illin),11(13)-去氢腋生依瓦菊素[11(13)-dehydroivaxillin][4],特勒内酯(telekin),异腋生依瓦菊素(isoivaxillin)及11(13)-二氢特勒内酯[11(13)-dihydrotelekin][5]。

汉语拼音:Tiān Mínɡ Jīnɡ

原形态:天名精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密生短柔毛,下部近无毛。叶互生;下部叶片宽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和腺点,上部叶片渐小,长圆形,无柄。头关花序多数,沿茎枝腋生,有短梗或近无梗,直径6-8mm,平立或梢下垂;总苞钟状球形,总苞片3层,外层极短,卵形,先端尖,有短柔毛,中层和内层长圆形,先端圆钝,无毛;花黄色,外围的雌花花冠丝状,3-5齿先端有短喙,有腺点,无冠毛。药期6-8月,果期9-10月。

资源分布:生于山坡、路旁或草坪上。广布于我国各地。

性味:味苦;辛;性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3-6g;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及含漱。

功效与作用:清热;化痰;解毒;杀虫;破瘀;止血。主乳蛾、喉痹、急慢惊风、牙痛、疔疮肿毒、痔瘘、皮肤痒疹;毒蛇咬伤;虫积;血瘕;吐血;衄血;血淋;创伤出血。

各家论述:1.《纲目》:天名精,并根苗而言也,地菘言其苗叶也,鹤虱言其子也。具功大抵只是吐痰,止血,杀虫,解毒,故擂汁服之,能止痰疟,漱之止牙疼,挼之敷蛇咬,亦治猪瘟病也。

归经:归肚;肺经

出处:1.出自《唐本草》:天名精,鹿活草是也。味甘辛,故有姜称,状如蓝,故名虾?蓝,香气似兰,故名蟾蜍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不明显,有多数细长的棕色须根。茎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纵条纹,上部多分枝;质较硬,易折断,断面类白色,髓白色、疏松。叶多皱缩或脱落,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5cm,宽5-8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成具翅的短柄,边缘有不规则锯齿或全缘,上面有贴生短毛,下面有短柔毛或腺点;质脆易碎。头状花序多数,腋生,花序梗极短;花黄色。气特异,味淡微辛。

注意:1.《本草经集注》:垣衣为之使。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天名精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