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菝葜

汉语拼音:Bá Qiā 别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金刚 性味:甘,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菝葜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菝葜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菝葜的功效_菝葜的用量和禁忌_菝葜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金刚根、金刚骨、金刚藤、山梨儿、铁刷子、铁菱角、金刚刺、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力、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马甲、硬饭头、冷饭头、龙爪菜、普贴、鸡肝根、路边刷、鲎壳刺、铁刺苓、饭巴铎、冷饭巴、金刚鞭、马鞍宫、马加刺兜、马加勒

英文名:Chinaroot Greenbier Rhizome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

化学成分:根含菝葜素(smilaxin),异内杞甙(isoengeletin),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山柰素(kaempferide),二氢山柰素(dihydrokaempferide),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ylglucoside),薯蓣皂甙的原皂甙元A(prosapogenin A of dioscin),薯蓣皂甙(dioscin),纤细薯蓣皂甙(gracillin),甲基原纤细薯蓣皂甙(methylprotogracillin),甲基原薯蓣皂甙(methylprotodioscin)等。新替告皂甙元-3-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neotigogenin-3-O-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新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4)-O-[α-L-吡喃鼠李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

汉语拼音:Bá Qiā

原形态:菝葜,攀缘状灌木。高1-3m。疏生刺。根茎粗厚,坚硬,为不规则的块根,粗2-3cm。叶互生;叶柄长5-15mm,约占全长的1/3-1/2,具宽0.5-1mm的狭鞘,几科都有卷须,少有例外,脱落点位于靠近卷须处;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卵圆形或圆形、椭圆形,长3-10cm,宽1.5-5(-10)cm,基部宽楔形至心形,下面淡绿色,较少苍白色,有时具粉霜。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常呈球形;总花梗长1-2cm,花序托稍膨大,近球形,较少稍延长,具小苞片;花绿黄色,外轮花被片3,长圆形,长3.5-4.5mm,宽1.5-2mm,内轮花被片,稍狭。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3,花药比花丝稍宽,常弯曲;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有6枚退化雄蕊。浆果直径6-15mm,熟时红色,有粉霜。花期2-5月,果期9-11月。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路旁、河谷或山坡上。

性味:甘;酸;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煎肠,10-30g;或浸酒;或入丸、散。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解毒消痈。主风湿痹痛;淋浊;带下;泄泻;痢疾;痈肿疮毒;顽癣;烧烫伤

各家论述:1.《别录》:主腰背寒痛,风痹,益血气,止小便利。

归经:肝;肾经

出处:1.《名医别录》:菝葜,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扁柱形,略弯曲,或不规则形,长10-20cm,直径2-4cm。表面黄棕色或紫棕色,结节膨大处有圆锥状突起的茎痕、芽痕及细根断痕,或留有坚硬折断的细根,呈刺状,节上有鳞叶;有时先端残留地上茎。质坚硬,断面棕黄色或红棕色,粗纤维性。气微味,味微苦。以根茎粗壮、断面色红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浅棕红色。①淀粉粒类圆形或半圆球形,直径5-30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飞鸟状;复粒较少,2-4分粒组成。②石细胞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淡黄色或红棕色,类圆形、长椭圆形、类方形或不规则形,直径40-195μm,壁厚8-45μm,木化,孔沟明显,胞腔较小,有的含红棕色物。③短纤维易见,淡黄色长方形或短梭状,壁微木化。④草酸钙针晶长75-140μm,偶有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浸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注意:《本草经疏》:“忌茗、醋。”

摘录出处③: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金刚藤、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

药材基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汉语拼音:Bá Qiā

性味:甘、酸,平。

用法用量:根状茎1~2两;外用叶适量,研末调油外敷。

功效与作用: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金刚根、王瓜草(《日华子本草》),金刚骨(《儒门事亲》),金刚藤(《履巉岩本草》),山梨儿、金刚树、铁刷子(《救荒本草》),铁菱角(《纲目》),金刚刺(《医林纂要》),金刚头、假萆薢、山菱角、霸王引(《岭南采药录》),沟谷刺、金巴斗、豺狗刺、鲎壳藤(《中国树木分类学》),马甲、硬饭头、冷饭头(《广州植物志》),龙爪菜(《贵州民间方药集》),普贴(《福建民间草药》),鸡肝根、路边刷(《广西中兽医药植》),鲎壳刺(《闽南民间草药》),铁刺苓(《浙江民间草药》),饭巴铎、冷饭巴(《四川中药志》),金刚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2月或8月采挖根茎,除去泥土及须根,晒干。

化学成分:根茎含薯蓣皂甙元和多种由薯蓣皂甙元构成的皂甙。又含生物碱、酚类、氨基酸、有机酸、糖类。种子油含粗脂肪11.2%,其脂肪酸中含油酸48.4%,亚油酸39.1%。

汉语拼音:Bá Qiā

原形态:攀缘状灌木。根茎横走,呈不规则的弯曲,肥厚质硬,疏生须根。茎硬,高0.7~2米以上,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乃至广椭圆形,长5~7厘米,宽2.5~5厘米,先端突尖或浑圆,基部浑圆或阔楔形,有时近心形,全缘,3~5脉,下面绿色;叶柄长4~5毫米,沿叶柄下部两侧有卷须2条。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腋生;苞片卵状披针形;花被裂片6,2轮,矩圆形,黄绿色;雄花直径约6毫米,雄蕊6,花丝短,长约4毫米,药黄色;雌花较小;直径约3毫米,退化雄蕊成丝状,子房上位,长卵形,3室,柱头3裂,稍反曲。浆果球形,红色。花期4~5月。

资源分布:生长于山坡、灌木丛林缘。分布我国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甘,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大剂1~3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功效与作用:①治疗外科急性感染

各家论述:《纲目》:"菝葜,气温味酸,性涩而收,与萆薢仿佛。"

归经:《纲目》:"足厥阴、少阴。"

出处:《别录》

附方:①治关节风湿痛:铁刺苓、活血龙、山楂根各三钱至五钱。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性状:干燥根茎略呈圆柱形,微弯,结节状,有不规则的凹陷。长约8~15厘米,直径约2~4厘米。外表褐紫色,微有光泽,结节膨大处常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及芽痕,或留有坚硬弯曲的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棕色,平坦。产于江苏的较细而长,俗称"金刚鞭";产于浙江的较粗壮,俗称"铁菱角"。

炮制:将原药用清水漫洗,润透,切成薄片,晒干。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菝葜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