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白木

汉语拼音:Bái Mù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性味:辛;苦;性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白木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白木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白木的功效_白木的用量和禁忌_白木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

英文名:rhizome of Largehead Atractylodes, Falcate Micromelum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叶。

化学成分:白木根含吲哚生物碱月橘碱(yuehchukene),卡巴唑生物碱5,6-吡喃山小橘灵(5,6-pyranoglycozoline);又含香豆精化合物小芸木宁(micromelin),脱水长叶九里香内酯(phebalosin),九里香乙素(murpanidin)。

汉语拼音:Bái Mù

原形态:大管 小乔木,高1-3m。小枝、叶柄、叶脉、花轴及花枝等均被扩展的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柄长3-7mm;小叶片5-11,互生,镰刀状披针形,长4-7cm,宽1.8-3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钝斜,极不对称,边缘具疏锯齿。伞房圆锥花序,顶生;萼片5,广三角形,长不及1mm;花瓣5,白色,长圆形,长4mm,外面被毛;雄蕊10,长短互间,长约与花瓣等长;子房上位,近球形,被长毛,5室,柱头头状。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1cm,厚约7mm,成熟时黄色或朱红色,表面有腺点;有种子1-2颗。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2-4月(也有在10月前后开花,翌年4-5月果熟)。

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旷野、丛林。

性味:辛;苦;性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根9-15g,6-12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酒炒敷。

功效与作用:活血行气;散瘀止痛。主胸痹;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痹痛;候痛;毒蛇咬伤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驳骨,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骨折,风湿骨痛。

归经:肝;肾经

出处:出自《陆川本草》。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野黄皮、鸡卵黄(《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小柑、小郎伞、搽散、野辣椒(《广西药植名录》)。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

汉语拼音:Bái Mù

原形态:小乔木,高1~3米,小枝、叶柄、叶脉、花轴及花枝等均被扩展的短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1,互生,具柄,镰刀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8~3厘米,先端尖,基部圆或钝斜,极不对称,边缘具疏齿。伞房圆锥花序顶生;花小而多,白色;萼片5,长不及1毫米;花瓣5,长圆形,长约4毫米,外面被毛;雄蕊10,长短互间,花药广椭圆形;子房被长毛,5室,柱头头状。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1厘米,成熟时黄色或朱红色,表面有腺点;种子1~2粒。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7~8月。

资源分布:生于旷野,丛林。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苦辛,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研末酒炒敷。

功效与作用: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

出处:《陆川本草》

附方:①治胸痹,跌打扭伤:大管干根三至五钱,水煎服。(《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摘录出处④: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白木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