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广藿香

汉语拼音:Guǎn Huò Xiān 别名:藿香、排香草 性味:辛,微温。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广藿香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广藿香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中国药典》

广藿香的功效_广藿香的用量和禁忌_广藿香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藿香、排香草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NIS

药材基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汉语拼音:Guǎn Huò Xiān

性状鉴别: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石牌广藿香:枝条较瘦小,表面较皱缩,灰黄色或灰褐色,节间长3~7cm,叶痕较大而凸出,中部以下被栓皮,纵皱较深,断面渐呈类圆形,髓部较小。叶片较小而厚,暗绿褐色或灰棕色。
海南广藿香:枝条较粗壮,表面较平坦,灰棕色至浅紫棕色,节间长5~13cm,叶痕较小,不明显凸出,枝条近下部始有栓皮,纵皱较浅,断面呈钝方形。叶片较大而薄,浅棕褐色或浅黄棕色。

性味:辛,微温。

用法用量:3~9g。

功效与作用: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归经:归脾、胃、肺经。

性状:本品茎略呈方柱形,多分枝,枝条稍曲折,长30~60cm,直径0.2~0.7cm;表面被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被灰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细,长2~5cm,被柔毛。气香特异,味微苦。

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摘录出处②: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藿香,海藿香

药材基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

化学成分:茎叶挥发油含广藿香醇(patchouli alcohol31.86%),西车烯(seychellene9.85%,α-愈创木烯(α-guaiene8.82%),ξ-愈创木烯即 α-布藜烯(ξ-guaiene,α-bulnesene8.65%),α-广藿香烯(α-patchoulene8.48%),β-广藿香烯(β-patchoulene6.91%),广藿香酮(pogostone3.80%)[1],还含β-愈创木烯(β-guaiene),β-榄香烯(β-elemene),β-丁香烯(β-caryophel-lene),ξ-荜澄茄烯(ξ-caolinene)[2]及广藿香二醇(patchoulan1,12-diol)[3]。地上部分含挥发性小分子成分:乙酸甲酯(methylac-etate),3-甲基丁酮(3-methyl butanone),3-甲基丁烯酮(3-methyl-3-butenone)[4],黄酮类成分:藿香黄酮醇(pachypodol),商陆黄素(ombuin),芹菜素(apigenin),鼠李素(rhamnetin),芹菜素-7-O-β-葡萄糖糖甙(apigetrin)及芹菜素-7-O-β-O-葡萄糖(apigetrin)及芹菜素-7-O-β-D-(6-对-香豆酰)-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6-p-coumaroyl)-glucoside][5]。

汉语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cm。直立,分枝,被毛,老茎外表木栓化。叶对生;叶柄长2-4cm,揉之有清淡的特异香气;叶片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7-10cm,宽4-5-7.5cm,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阔而钝或楔形而稍不对称,叶缘具不整齐的粗钝齿,两面皆被毛茸,下面较密,叶脉于下面凸起,下面稍凹下,有的呈紫红色;没有叶脉通走的叶肉部分则于上面稍隆起,故叶面不平坦。轮伞花序密集,基部有时间断,组成顶生和腋生的穗状花序式,长2-6cm,直径1-1.5cm,具总花梗;苞片长约13mm;花萼筒状;花冠筒伸出萼外,冠檐近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雄蕊4,外伸,花丝被染色。花期4月。我国产者绝少开花。(图1)

资源分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与广西有栽培。原产菲律宾等热带亚洲。

性状鉴别:理化鉴别 (1)取本品挥发油1滴,加氯仿0.5ml,再加5%溴的氯仿溶液数滴,石牌广藿香先裉色,继显绿色;海南广藿香,先裉色,继显紫色。

性味:味辛;性微温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鲜者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浸泡患部;或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用于湿浊中阻,院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归经:归脾;胃;肺经

性状:性状鉴别 全株长30-60cm,多分枝,枝条稍曲折。茎钝方柱形,直径约2-7mm,节间长3-13cm;外表皮灰褐色、灰黄色或带红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心有髓;基部老茎类圆柱形。直径1-1.2cm,具褐色栓皮。叶对生,皱缩成团,展平后叶片呈卵形或椭圆形,长4-9cm,宽3-7cm;两面均被灰白色茸毛;先端短尖或钝圆,基部楔形或钝圆,边缘具大小不规则的钝齿;叶柄长2-4cm,被柔毛。气香特异,叶微苦。

炮制:除去残根及杂质,先抖下叶,筛净另放;茎洗净,润透,切段,晒干,再与叶混匀。

注意:阴虚者禁服。

摘录出处③:

摘录:《辞典》

别名:刺蕊草、藿香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sis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汉语拼音:Guǎn Huò Xiān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30~100c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粗壮,近圆形;幼枝方形,密被灰黄色柔毛。叶对生,圆形至宽卵形,长2~10cm,宽2.5~7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粗钝齿或有时分裂,两面均被毛,脉上尤多;叶柄长1~6cm,有毛。轮伞花序密集成假穗状花序,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状,5齿;花冠紫色,4裂,前裂片向前伸;雄蕊4,花丝中部有长须毛,花药1室。小坚果近球形,稍压扁。我国栽培的稀见开花。

资源分布: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效与作用: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刺蕊草、藿香

英文名:Herba Pogostemosis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广藿香醇(patchoulo alcohol),并有α-,β-和γ-藿香萜烯(α-,β-,γ-patchoulene)、α-愈创烯(α-guaiene)、α-布藜烯(α-bulnesene)、广藿香酮(pogostone)、丁香烯、丁香酚及广藿香吡啶碱(patchoulipyridine)等。

汉语拼音:Guǎnɡ Huò Xiānɡ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或灌木,高30~100cm,揉之有香气。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老枝粗壮,近圆形;幼枝方形,密被灰黄色柔毛。叶对生,圆形至宽卵形,长2~10cm,宽2.5~7cm,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粗钝齿或有时分裂,两面均被毛,脉上尤多;叶柄长1~6cm,有毛。轮伞花序密集成假穗状花序,密被短柔毛;花萼筒状,5齿;花冠紫色,4裂,前裂片向前伸;雄蕊4,花丝中部有长须毛,花药1室。小坚果近球形,稍压扁。我国栽培的稀见开花。

资源分布:原产亚洲菲律宾等亚热带地区。我国主产广东、海南;栽培。

性味:性微温,味辛。

功效与作用: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广藿香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