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红榔木

汉语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别名:树皮 性味:苦;涩;性平

,该词条内容主要介绍关于 红榔木的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性味归经、配伍禁忌等, 红榔木的词条内容均采摘于国内权威中药材汇编。

摘录出处①:

摘录出处②:

摘录:《辞典》

红榔木的功效_红榔木的用量和禁忌_红榔木的性味归经-医学资源分享网

别名:棉榔树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资源分布: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效与作用:接骨,消肿,止血。

出处:《文山中草药》

附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②治骨折(复位后,小夹板固定):红梅木研粉,加酒调为糊状,敷患处,三天换药一次。
③治跌打肿痛:红榔水粉末一至二钱酒冲服,日服二次。

摘录出处③:

摘录:《中药大辞典》

别名:棉榔树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白榆的树皮。全年可采。削除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用。

汉语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10~15米。树皮粗糙,嫩枝有薄毛。单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6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边缘有锯齿,有10~13对侧脉,主脉略偏斜。果实倒卵形,先端有深凹口。

资源分布:生于山下、河边、土质肥沃的地方。分布于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平。

功效与作用:接骨,消肿,止血。

出处:《文山中草药》

附方:①治外伤出血:红棉木粉末适量,敷于创面,加压后包扎。

摘录出处④:

摘录:《中华本草》

别名:大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Ulmus adrossowii Litw.var.virgata(Planch.)Grudz.[U.virgata Wall.ex Planch.;U.Pumila L.var.pilosa Rehd.]

药材基源:为榆科植物毛榆的树皮。

采收和储藏:四季可采,去外皮,取第2层皮,晒干研粉。

汉语拼音:Hónɡ Lánɡ Mù

原形态:落叶乔木。树皮纵裂;当年生枝密被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3-0.7cm;托叶早落;叶片卵形、椭圆形,稀菱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斜宽楔形,上面密生硬毛,粗糙,下面有柔毛,尤以脉上显着,有时无毛,但至少脉腋有簇生毛,边缘具重锯齿。翅果圆形或近圆形,长8-15mm,宽6-12mm,无毛,果翅淡绿色,果核部分淡红色,位于翅果中部,果梗被毛。花、果期2-3月。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400m的坡地及山谷阔叶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涩;性平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功效与作用:活血化瘀;止血止痛。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胃肠出血;尿血。

出处:出自《文山中草药》。

编者后记:

以上是关于中药材 红榔木的详细内容和介绍,该词条由医学士秘方网www.yixueshi.cn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线医师/免费咨询:

李润洲中医师,位于华佗故里/中药之都的安徽亳州,擅长以中医治疗常见疾病。免费咨询、免费诊断。请加微信联系!微信号:laoshenyi123 点此扫码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来自大数据采集及用户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本帖内容仅供学术研究使用,请勿依据本内容自行用药,否则一切后果与本站无关,疾病用药请咨询专业医师!